第7章 城隍庙后身的杂货铺子(1/3)
自打从那画皮美人儿嘴里得了句不清不楚的“好自为之”,林曦心里头就跟揣了块冰疙瘩似的,凉飕飕,沉甸甸。
他算是咂摸出点儿味儿来了,这幽冥公司聊斋办事处,瞧着是个正经衙门,排场不小,卷宗浩如烟海,可内里的关节,怕还不如阳世间天桥底下说书先生嘴里来得透亮。
那些个穿着官袍、飘来飘去的同僚,个个脸上都像糊了一层油纸,你看不透他,他也防着你。
胡缨主任一去不回,音讯全无。
林曦去她那间带着狐骚(或许是檀香?)味的屋子外头转过几回,门总是紧闭着。
问那脖子勒痕愈发显眼的老李,老李只拿那双凸出的眼珠子瞥他一下,含含糊糊地说:“主任出差,归期不定。
”便又拿起鸡毛掸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掸那永远掸不尽的灰尘。
林曦觉着,自个儿在这办事处,活像个没娘的孩子,还是个带着个“拖油瓶”(小谢)的孩子,四处碰壁,无人理会。
小谢呢,自打想起那护身符可能是“血符”后,整个人(或者说整个鬼)像是被抽走了最后一丝活气,又像是被注入了某种铁硬的决心。
她不再整日对镜梳妆,也不大跟林曦言语,只是常常飘到荒宅最高的那截断墙头上,望着淄川县城的方向,一动不动,像尊望夫石,只是她望的,早已不是情郎,而是仇雠,是那隐藏在重重迷雾后的黑手。
林曦看着她那单薄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的背影,心里头不是滋味。
这姑娘,生前是叫人骗了,死后还得跟这些个神神鬼鬼、官官相护的腌臜事儿纠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指望着办事处是指望不上了。
林曦琢磨着,得自个儿寻条路。
他想起了老舍先生笔下那些个生活在市井底层、却往往藏着大智慧的小人物。
这聊斋界域,既然有城隍,有土地,有各式各样的精怪鬼魂,那就必然有它们互通有无、打听消息的地界儿。
这地界儿,多半不在那光鲜亮丽的官衙里头,而是在那些个犄角旮旯、鱼龙混杂的所在。
他想起刚来时,吊死鬼老李顺嘴提过一句,说是城隍庙后身,有条“阴市”,每逢子夜开张,一直到鸡鸣前散伙。
那里头,三教九流,人(鬼?)鬼混杂,有摆摊卖香烛纸马的,有兜售阳间亲人“托梦”业务的,甚至还有贩卖些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的。
只是那地方乱得很,寻常生人去了,容易冲撞了什么,得不偿失。
林曦掂量了一下自个儿。
生人是不假,可好歹也算半个“公门”中人,怀里还揣着胡缨给的骨片(虽说现在联系不上她),舌下还有通言印。
再者,他这身在现代社会练就的、不算笨拙的察言观色和与人(鬼)周旋的本事,说不定在那等地方还能派上用场。
总好过在这办事处干耗着,看那些个鬼吏的冷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