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故思缠(2/3)
能工巧匠。
她站在众人面前,神色认真且充满决心地说道:“如今大旱,水源短缺,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还请各位能出谋划策,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她的话语真诚而有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了她的决心。
随后,她不顾烈日炎炎,与众人一同踏上勘察地形的道路。
阳光炙烤着她的肌肤,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但她毫不在意。
她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地形,时而蹲下身子,用手触摸土地的干裂程度;时而与工匠们交流讨论,眼神中透着聪慧与坚韧。
她的这种精神,让参与的百姓和工匠们都敬佩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在朝堂之上,那些曾对佩思卿心怀偏见的大臣,看到她的这些善举,心中也不禁有些动容。
但仍有部分顽固之徒,心怀不轨,试图再次生事。
朝会之上,气氛紧张而压抑。
一位大臣向前迈出一步,拱手说道:“陛下,皇后此举虽有成效,但恐有收买人心之嫌。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狡黠。
顾砚舟闻言,龙颜大怒,猛地拍案而起:“大胆!皇后一心为国为民,尔等却在此无端揣测,居心何在?如今大旱,百姓困苦,皇后亲赴民间救灾,是朕之贤妻,国之楷模。
再有敢诋毁皇后者,朕定不轻饶!”顾砚舟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朝堂中回荡,震得那大臣身子一颤,慌忙跪地求饶。
随着时间的推移,引水工程在佩思卿的监督下顺利推进。
清澈的水流如同灵动的精灵,沿着新挖的渠道欢快地流淌着。
原本干裂的土地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回到了正轨。
佩思卿的善举和智慧,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她的真诚。
一些曾经怀疑她的百姓,也开始改变看法:“皇后娘娘是真心为咱百姓着想,之前真不该信那些谣言。
”“是啊,人家皇后都这么努力了,咱再怀疑就不地道了。
”
然而,谣言的影响依旧存在,仍有部分百姓心存疑虑。
佩思卿深知,要彻底打破谣言,还需找到幕后黑手,公之于众。
与此同时,她的心腹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线索。
他们发现,谣言的源头似乎与一些前朝旧臣有关,这些人不甘心前朝覆灭,企图通过诋毁佩思卿,扰乱当今朝堂。
佩思卿立刻将此事告知顾砚舟。
顾砚舟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这些前朝余孽,竟敢如此猖獗。
朕定要将他们一网打尽,还皇后一个清白,还天下一个太平。
”他迅速下令,让心腹大臣带领精锐部队,暗中展开调查和抓捕行动。
在顾砚舟的精心部署下,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
那些幕后黑手被一一抓获,证据确凿。
顾砚舟立刻召开朝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这些人的罪行公之于众。
朝堂上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指责这些人的恶行。
顾砚舟义正言辞地说道:“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企图扰乱朝纲,诋毁皇后,其心可诛。
朕绝不姑息,定要严惩不贷,以正视听。
”随后,他按照律法,对这些人做出了严厉的惩处。
消息传出宫外,百姓们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被谣言所误导。
“原来真是有人故意陷害皇后娘娘,咱差点就冤枉好人了。
”“是啊,皇后娘娘这么好,以后可不能再轻信那些谣言了。
”百姓们纷纷自责,对佩思卿的敬佩和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风波过后,宫廷内外再次恢复了平静。
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
佩思卿站在宫殿的回廊上,微风轻轻拂过她的衣袂。
她凭借着自己的冷静、聪慧与果敢,与顾砚舟的默契配合,不仅打破了谣言的枷锁,更让自己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贤良皇后的崇高形象,也为顾砚舟稳固皇权增添了强大的助力。
风波过后,宫廷内外重归平静,可佩思卿的心底,却悄然泛起了思念的涟漪。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柔和地洒在案几上。
佩思卿在整理旧物时,无意间翻出了一幅画卷。
展开画卷,画中是先皇、先后、年少时的自己与哥哥佩严,于御花园中漫步的场景。
彼时的欢声笑语,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在她耳畔清晰回响。
她轻轻摩挲着画卷,目光逐渐变得柔和而哀伤。
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儿时的自己,在父母膝下承欢,与哥哥一同玩耍,尽享天伦之乐。
先皇虽日理万机,却总会抽出时间陪伴她,耐心教她读书识字、骑马射箭;先后则温柔慈爱,为她精心裁剪新衣,细心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哥哥佩严,虽有时调皮捣蛋,但对她也是关怀备至,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
可如今,父母已逝,哥哥佩严也因先前陷害顾砚舟被关了起来,曾经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