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微服暗察市井声(1/3)
西门府管家那张强堆笑容、最终悻悻而去的老脸,并未在武松心头停留多久。
关门,落栓,院内外便隔成了两个世界。
晚风穿过天井,带着凉意,吹拂着他因练拳而汗湿的额发。
拒绝西门庆的“好意”,是必然之举。
这头笑面虎的馈赠,裹着蜜糖,内藏砒霜,沾手便是无穷麻烦。
此举无疑会触怒对方,但也清晰地划下了界线。
在这阳谷县,他武松,不是,也绝不会成为西门庆的“自己人”。
接下来的几日,武松并未新官上任三把火,急于立威或变革。
他按部就班,每日准时前往县衙点卯,处理些日常公文,听取赵甲、钱乙等人关于巡防、缉盗的例行汇报。
态度沉稳,令人生畏,却也让人暂时摸不清深浅。
他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看”和“听”上。
这日午后,他换了一身寻常的灰色布衣,未着公服,也未带随从,独自一人融入了阳谷县喧嚣的市井之中。
他的脚步不疾不徐,目光却锐利如鹰隼,扫过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摊贩,掠过行色匆匆的路人、高声叫卖的货郎、茶馆里闲谈的茶客、赌坊外逡巡的闲汉。
耳朵捕捉着零碎的对话、抱怨、流言蜚语。
他在一家客人不多的茶摊角落坐下,要了一碗大碗茶,听着邻桌几个脚夫模样的汉子抱怨漕运码头上新加的“规矩钱”;他在一家生意兴隆的生药铺对面驻足,看着衣着光鲜的顾客进进出出,铺面招牌上虽无“西门”二字,但掌柜那谦卑中带着一丝倨傲的神态,以及几个看似闲逛、实则眼神警惕的帮闲,已透露出背后的东家是谁;他甚至在一条暗巷口,冷眼看着两个地痞勒索一个卖果子的老农,直到那老农颤巍巍地掏出几枚铜钱,他才默然转身离开——此刻出手,打草惊蛇,于事无补。
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在他脑中逐渐拼接、过滤、沉淀。
阳谷县,这座看似繁华太平的县城,其肌理之下,盘根错节地分布着几条主要的脉络:
一是以县衙为代表的官方力量,看似权威,实则内部关系复杂,胥吏与地方势力勾连不清。
二是以西门庆为首的地方豪强,凭借财势与上层关系,编织了一张覆盖商业、市井、甚至一定程度影响官府的巨大网络,是真正的“地头蛇”。
三是一些零散的帮会、地痞,依附于各大势力,干些欺行霸市、收取保护费的勾当,是底层秩序的破坏者,也是某些人豢养的恶犬。
最后,也是最庞大的,便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小商小贩、农户工匠,他们在这些势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是这座城池的基石,也是最易被忽视的群体。
武松慢慢啜饮着粗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