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枪法震众人,初见李云龙(1/3)
穿过两道隐蔽的岗哨,独立团驻地的全貌终于展现在徐昊眼前。
这是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村口的土路上还能看到炮弹炸出的坑洼,几个穿着破军装的战士正挥着锄头修补工事,夯土的号子声断断续续,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村里的土坯房大多带着枪眼,有的屋顶还缺了半边,显然是之前跟鬼子打游击时遭过轰炸。
炊烟从几间破屋的烟囱里飘出来,带着点野菜的清苦味,偶尔能听到孩子的哭闹声——是老乡家的娃,跟着部队躲鬼子扫荡还没敢走。
徐昊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这就是1940年的晋西北,每一寸土地都浸着苦,却也藏着最硬的骨头。
“徐昊同志,这边走,赵政委在村口等咱们呢!”张大根扯了扯徐昊的袖子,指着不远处一个站在老槐树下的身影。
徐昊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人穿着跟战士们一样的灰布军装,却戴着副黑框眼镜,镜片擦得锃亮,一看就带着股书卷气。
他身形挺拔,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正低头跟一个通信兵交代着什么,侧脸的线条很柔和,但眼神里藏着军人的坚毅——不用问,这肯定是独立团的政委赵刚。
“赵政委!我们回来了!”张大根老远就喊了一嗓子,加快脚步跑过去,把手里的粮袋往地上一放,“幸不辱命,粮食没丢,还捡了个能人!”
赵刚抬起头,目光落在徐昊身上,先是注意到他胸口渗血的绷带,又扫过他手里那把造型特别的步枪,最后才定格在他脸上,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谨慎:“这位就是徐昊同志吧?张大根都跟我说了,多亏你救了他们三个。
”
“政委客气了,都是八路军的同志,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徐昊忍着胸口的疼,微微挺直身子,他知道赵刚是知识分子出身,做事讲究条理,说话得实在,“我是半个月前刚参军的新兵,上次鬼子扫荡跟部队走散了,能遇到张大根班长他们,也是运气。
”
赵刚点点头,伸手翻开徐昊缴获的那两支三八大盖,手指在枪身上摸了摸,眉头微蹙:“这枪保养得不行,不过能从鬼子手里缴过来,也是本事。
你这伤……跟鬼子打的时候受的?”
“是,被流弹擦到了,不碍事。
”徐昊轻描淡写带过,目光却扫过周围——几个路过的战士正好奇地打量他,尤其是他手里的改良中正式,不少人眼里都带着羡慕和疑惑。
这也难怪,现在独立团缺枪缺到骨子里,能有一把像样的步枪都算稀罕,更别说他这把改过的了。
“哼,我看是运气好吧!”
一个粗哑的声音突然响起,人群里挤出来个满脸胡茬的老兵,肩上扛着挺歪把子机枪,胸前的子弹带磨得发亮,一看就是个有战功的老战士。
他走到徐昊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眼神落在那把改良步枪上,撇了撇嘴:“小子,你说你三枪打死三个鬼子?我看你这枪倒是花哨,别是捡了鬼子的破烂,瞎猫碰上死耗子吧!”
周围的战士们顿时议论起来,有的点头附和,有的则好奇地看着徐昊,显然也不太相信一个新兵能有这本事。
徐昊心里清楚,这时候解释没用,得用实力说话。
赵刚皱了皱眉,刚想开口解围,那老兵已经梗着脖子道:“政委,不是我老周找茬!咱们独立团的兵,凭的是真本事吃饭!这小子要是真有能耐,就露一手让大伙看看,别让人以为咱们独立团没人了,随便来个小子都能吹破天!”
这老兵叫周铁柱,是一营的机枪班长,上次跟坂田联队打仗时立过功,性格耿直得有些执拗,最见不得投机取巧的人。
徐昊看他虽然语气冲,但眼神里没有恶意,只是单纯的不服气,心里反倒生出几分好感——这样的老兵,才是部队的脊梁。
“周班长说得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
”徐昊往前站了一步,忍着胸口的疼,举起手里的改良步枪,“既然大伙不信,那我就露一手。
不过我刚受了伤,要是打偏了,还请大伙多担待。
”
老周眼睛一亮,立刻指着村口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看见没?那树桩上挂着个罐头,是昨天缴获鬼子的,五十米开外,你要是能打中,我老周就服你!”
徐昊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老槐树下的树桩上,果然挂着个铁皮罐头,在夕阳下泛着光。
五十米的距离,对普通步枪来说不算近,尤其是独立团现在用的大多是老旧步枪,射程和精度都差得远。
“好,就打那个罐头。
”徐昊端起步枪,左手因为伤口用力有些发抖,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呼吸,回忆着基础战术指南里的射击要领——三点一线,注意风速,扣扳机时要稳。
周围的战士们都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