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练兵磨利刃,协同破敌侦察队(1/3)
晋西北的寒风裹着沙砾,狠狠砸在一营战士们的脸上。
李云龙背着手站在土坡上,看着下面稀稀拉拉的队列,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刚才模拟冲锋时,三班的机枪手跟步枪手撞在了一起,手榴弹还扔偏了两米,差点砸到自己人。
“他娘的!这就是老子的一营?”李云龙把旱烟袋往地上一磕,火星溅在冻硬的泥土里,“跟坂田联队打仗时的狠劲去哪了?连个基本的配合都没有,真遇到鬼子,你们是去送菜还是去打仗?”
一营营长张大彪涨红了脸,攥着腰间的大刀杆:“团长,弟兄们都是拼刺刀的好手,就是这新战术太绕,一时没适应……”
“适应个屁!”李云龙打断他,眼睛扫向站在一旁的徐昊,“徐参谋,你不是说有法子让一营脱胎换骨吗?别藏着掖着,今天就拿出来练练!要是再像刚才那样,老子把你这参谋头衔给你撸了!”
徐昊早有准备,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手绘的训练图——这是昨晚结合系统新解锁的【班组协同训练手册】画的,上面用红笔标着机枪、步枪、手榴弹的位置和协同路线。
他走到队列前,声音不高却透着股穿透力:“同志们,不是咱们的战士不行,是战术没跟上。
日军的班组战术讲究‘火力覆盖+精准突击’,咱们光靠拼刺刀,就是用血肉之躯挡子弹。
今天咱们练的,就是让机枪、步枪、手榴弹拧成一股绳,让鬼子的火力发挥不出来。
”
人群里突然有人嚷嚷:“徐参谋,俺觉得还是拼刺刀实在!去年俺一个人捅死三个鬼子,这新战术花里胡哨的,能顶用吗?”
说话的是一营的老兵王虎子,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是平型关大捷时留下的。
他握着步枪,枪托磨得发亮,眼神里满是不服——在他看来,再好的战术也不如手里的刺刀硬。
周围的战士们也跟着点头,不少人都是从拼刺刀里活下来的,对“纸上谈兵”的战术本能地抵触。
徐昊没有反驳,只是对王虎子说:“王班长,咱们来场模拟对抗。
你带你的班按老法子冲锋,我找三个新兵按新战术防守,要是你能冲过三十米线,我给你赔礼道歉;要是冲不过,你就得跟着大伙一起练。
”
王虎子眼睛一亮:“这话可是你说的!弟兄们,跟俺上,让徐参谋看看咱们的厉害!”
对抗场地选在一片开阔的谷子地,徐昊让三个新兵分别拿着机枪、步枪和手榴弹,按训练图上的位置埋伏:机枪手趴在左侧土坎后,步枪手藏在右侧的草垛里,手榴弹手则在中间的矮墙后待命,三十米外就是王虎子班的冲锋起点。
“开始!”张大彪喊了一声。
王虎子带着五个战士端着刺刀冲了出去,脚步迈得又大又快,嘴里还喊着冲锋号子。
可刚跑出去十米,左侧土坎后的机枪就响了——是空包弹,但那“哒哒哒”的声音足以让人绷紧神经。
王虎子下意识地想往左躲,右侧草垛里的步枪又响了,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当然也是空包弹)。
他刚想调整方向,中间的矮墙后突然扔出一颗冒烟的手榴弹(没装炸药),“轰隆”一声闷响,尘土溅了他一身。
三个新兵虽然紧张得手发抖,但死死盯着训练图上的路线,机枪压制、步枪点射、手榴弹封锁,竟然真的把王虎子的冲锋拦在了二十米外。
王虎子喘着粗气,看着近在咫尺的三十米线,脸涨得发紫。
“服了吗?”徐昊走过去,递给他一壶水。
王虎子接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