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年(3/3)
烧不退却一床难求;小企业主哭诉着店铺倒闭、毕生心血付诸东流;普通工人因失业而无力支付房租,面临被驱逐的困境。
政府推出了巨额救助计划,但焦点很快集中在“谁得到了救助”。
大型航空公司、连锁酒店集团获得了数十亿的纾困资金,而无数街头小店、独立餐厅却在苦苦挣扎后无声倒闭。
新闻标题醒目地写着:“TooBigToFail”(大而不能倒),纳税人再次为资本的风险买单。
父亲威廉在电话里,正与某个参议员激烈讨论着地产行业的纾困条款,语气强硬而充满算计:“他们必须优先考虑商业地产!否则整个经济链条就完了!这是系统性风险!”电话那头的妥协几乎可以预见。
威廉放下电话,脸上是谈判成功的、劫后余生般的庆幸,而非对那些在疫情中失去生命、生计的普通民众的丝毫愧疚。
最刺痛克里斯的一幕发生在医院。
父亲威廉因一次商务接触后的低烧(事后证明是虚惊一场),动用人脉住进了曼哈顿一家顶级私立医院的VIP隔离病房。
病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如五星级酒店套房,窗外是繁华的城市景观。
威廉甚至能通过加密线路,远程指挥公司的救市操作。
而就在同一家医院楼下普通的急诊区,却是地狱般的景象。
电视新闻正在直播:医院停车场里,一个裹着毯子的老人蜷缩在私家车后座,因为医院床位已满,氧气耗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
记者哽咽的声音和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像淬毒的针,深深扎进克里斯十四岁的心灵。
她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
为什么父亲可以如此轻易地获得最好的医疗资源,而那个老人只能在停车场里孤独地死去?
为什么那些制造了经济泡沫、在繁荣时期赚得盆满钵满的大公司,一出问题就能立刻得到政府的巨额输血,而真正在疫情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小企业主,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为什么权力和金钱可以如此轻易地扭曲规则,践踏最基本的公平和生命尊严?
母亲的叹息在她耳边回响,带着深深的无力与洞见:“你看,克里斯,这场灾难像一面照妖镜。
它照出了这个系统的痼疾——资本的本能是逐利和自保,而非仁慈与共济。
当危机来临,资源总是本能地流向那些‘大而不能倒’的,而非最需要帮助的。
这就是制度的缺陷,深植于骨髓的缺陷。
”
那个冬天,帕克大道顶层公寓的壁炉烧得很旺,温暖如春。
但克里斯的心,却像窗外纽约的寒夜,冰冷刺骨。
一个信念,如同破土而出的岩浆,在她少女的心中不可动摇地沸腾、凝聚、最终凝固成坚硬的磐石:
“这个国家病了,病入膏肓!它需要的不是止痛药,不是那些在旋转门里进进出出、只会给大资本开绿灯的老面孔!它需要刮骨疗毒!它需要彻底的改变!它需要……一个真正理解痛苦、敢于打破规则、为所有人而战的主人!”
一个近乎狂妄、却又带着决绝的念头,在她心中疯长,点燃了她眼中冰蓝色的火焰:
“我要成为总统!我要改变这一切!我要建造一个不会让穷人在停车场里死去的国家!”
喜欢十八岁,是大统领请大家收藏:()十八岁,是大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