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煤炉子,煤球(2/3)
头看了看天空中太阳的位置,估算了一下时间,满意地点点头。
他转身对身后的亲卫说道:“走吧!随本太子回承贤殿。
这些东西都带上。
”
李承乾带着自己的亲卫和张阿西,小心翼翼地抱着已经冷却的煤炉子内胆和简易版的蜂窝煤打孔器,走出了工部。
回到承贤殿后,李承乾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来到了殿前的空地上。
他环顾四周,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李承乾对张阿西吩咐道:“张阿西,你去安排一部分人工部要一些黄泥,刚刚我忘了,记得多要些。
”
张阿西连忙应道:“是,太子殿下。
”
李承乾又对王海吩咐道:“王海,你带几个人到尚食局,把隶属于承贤殿的煤炭全部领回来。
如果实在不够,就让你哥帮忙从宫外买一些。
”
王海也领命而去。
在初唐这个时代,大多数老百姓都对烧煤持有一种恐惧心理,认为烧煤会产生有毒物质,危害生命安全。
因此,煤炭的价格在此时异常低廉。
第二天下学后,李承乾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计划。
他一边熟练地指挥着人们将铁桶和煤炉子内胆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煤炉子,
一边吩咐其他太监将煤块碾碎,并按照一定比例与黄泥混合在一起,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经过三天的等待,李承乾终于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成果——干燥的煤炉子和成型的蜂窝煤。
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开始下一步的安排。
李承乾转身对王海说:“你去尚食局领几只活鸡和活鸭回来。
”
接着,他又对张阿西吩咐道:“你等王海把活鸡和活鸭领回来后,你把煤炉子点燃,然后将它们一起放在一间屋子里。
记得每隔大约两个时辰就换一个蜂窝煤。
”
李承乾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验证煤炉子和蜂窝煤在燃烧过程中是否会产生炭毒。
经过两天的观察和实验,李承乾确认没有炭毒产生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李承乾将煤炉子和蜂窝煤分别分给了皇爷爷李渊和母后长孙皇后等人。
他不仅详细地向他们介绍了煤炉子和蜂窝煤的使用方法,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
至于蜂窝煤的原料比例,李承乾则将其视为自己的秘密,紧紧地攥在手中,没有透露给任何人。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半个月后,李承乾突然中断了皇爷爷李渊和长孙皇后那里的蜂窝煤供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渊闲来无事,他直接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