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情关难渡各怀心事(2/3)
感是真诚的,以自己这种行走于刀尖的身份,又如何能承担起这份情意?那只会害了她。
在这种矛盾心理下,郑耀先只能选择刻意疏离。
他礼貌地感谢白若兰的每一次关心,但态度始终保持在一个上级对下级应有的、略带距离的客气范围内。
他尽量避免与她单独相处,减少不必要的交谈。
有时,他能敏锐地捕捉到白若兰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这让他心中也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苦涩。
情关难渡,非不愿,实不能也。
与此同时,电讯处副处长的工作对刘铭章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枷锁。
机遇在于,这个职位赋予了他更广阔的权限,可以更深入地接触和调度资源,研究那些异常信号。
枷锁则在于,处长赵德明将他视为眼中钉,处处设限,任何重要的决策和核心密电的最终处理权都被牢牢把控,使他难以施展拳脚。
赵德明上任伊始,便急于在部门内树立个人权威,迫不及待地推行了一系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举措。
这些动作大多带有明显的派系倾向和讨好上级的意图,比如重新调整监听工作的重点方向,刻意加强对某些被高层视为“敏感人士”的通讯监控力度。
作为部门副手,刘铭章对赵德明这些做法的真实用意心知肚明,但表面上仍然保持着配合与执行的态度。
不过在实际操作层面,他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职权,尽可能地将有限资源向更具战略价值的方向倾斜,而非用于无谓的内部权力斗争。
他更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名,进一步强化了“蛛网”小组的独立运作机制和保密等级,使得所有关于异常信号的前沿研究,都在赵德明的视线范围之外秘密推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晓晚作为“蛛网”小组的核心技术骨干,其专业能力在刘铭章的悉心指导下日益精进,对这位亦师亦友的上级也产生了越来越深的依赖感。
这种依赖逐渐超越了单纯的工作关系,演变成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羁绊。
她会因为刘铭章一句随口的称赞而暗自欣喜许久,也会因为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忧虑神色而感同身受。
在日常相处中,她开始不自觉地留意他的各种细节:知道他偏爱浓茶的苦涩,了解他思考问题时习惯性地转动铅笔,甚至能从他微小的表情变化中读出情绪波动。
这份悄然生长的情愫,如同初春时节攀援而上的藤蔓,细腻柔软却又执着坚韧。
刘铭章自然察觉到了苏晓晚这份特殊的情感。
这个年轻女孩的单纯品性、专注态度以及毫无保留的信任,让身处险境、孤军奋战的他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久违的温暖与慰藉,然而正是这份纯粹的情感,反而让他更加不敢轻易靠近。
作为肩负重大使命的“启明”,他深知自己行走在万丈深渊的边缘,任何个人情感的牵绊都可能成为致命的软肋,甚至可能将这份纯净的美好彻底摧毁。
因此,他只能选择装作浑然不觉,刻意用更严格的工作要求和更疏离的相处方式,在两人之间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只是偶尔,当他瞥见苏晓晚那双清澈眼眸中因他的冷淡而闪过失落时,心底也会泛起一阵难以言说的歉疚与无奈。
与此同时,另一条战线上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这天,郑耀先接到保密局指派,要求他带队监视一个被怀疑与中共地下党有联系的文艺界人士聚会。
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