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暗棋移位危局暂缓(3/3)
,这份胶卷的封装手法,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化学溶剂密封工艺。
这种工艺,根据档案记录,是军统北平站技术部门于去年年底才开始小范围试用,总部及其他地方区站均未普及。
”
又一个指向北平的线索!而且是与徐远峥关系密切的北平站!
徐远峥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刺耳:“精彩!真是精彩绝伦!毛局长,您都看到了吧?这分明是一个环环相扣、精心设计的局!有人处心积虑要栽赃于我,其心可诛!”
“是不是栽赃,查了自然知道!”毛人凤终于下定了决心,声音冷硬,“远峥,非常时期,委屈你先在总部招待所暂住几日,没有我的命令,不得随意离开,也不得与外界联络。
耀先!”
“卑职在!”
“劫狱案以及相关事宜,交由你全权负责调查!我要你尽快给我一个水落石出!”这是毛人凤惯用的平衡之术,既暂时限制了位高权重、嫌疑渐起的徐远峥,又给了同样身处嫌疑漩涡但能力出众的郑耀先一个戴罪立功、证明清白的机会,同时也便于他掌控局面。
徐远峥深深看了郑耀先一眼,那目光复杂难辨,有审视,有警告,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
“希望郑副处长真能查明真相,不负毛局长厚望。
”
在他被两名警卫“护送”离开会议室前,经过郑耀先身边时,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极快地低语了一句,语气森冷:“年轻人,小心玩火自焚。
”
深夜,保密局大楼大部分窗户都已陷入黑暗,只有郑耀先副处长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
窗台上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草气味。
郑耀先独自坐在办公桌后,台灯的光晕将他紧锁的眉头照得清晰分明。
他手中反复摩挲着那个银质烟盒,指尖感受着上面冰凉的刻痕。
在桌上摊开的高倍放大镜下,他终于在烟盒极其隐蔽的铰链内侧,发现了一行需要特定角度才能看清的微雕小字,字体古拙:
“鸟归林,人归宗”。
这六个字映入眼帘,郑耀先只觉得一股寒意瞬间从尾椎骨窜上头顶,后背霎时被冷汗浸湿——他认得这六个字!这是戴笠生前,与极少数几个视为臂膀的核心心腹约定的终极密语之一!其含义是:“核心任务已完成,按预定方案,启动最终步骤,各自隐匿或转移!”
徐远峥到底在执行戴笠遗留的什么绝密任务?这个任务为何如此诡秘,甚至需要动用“夜鹰”的力量,并以劫狱这种极端方式来进行?白景明在这盘棋局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是棋子,还是知情人?那枚刻着“甲”字、预示危急的猫头鹰银元,又是谁的手笔?是警告,还是嫁祸?
他推开紧闭的窗户,让深秋寒冷的夜风吹散满室的烟雾,也试图吹散心头的重重迷雾。
远眺南京城在夜色中星星点点的灯火,那看似平静的繁华之下,不知隐藏着多少暗流汹涌。
他忽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刘铭章,似乎都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个远比国共谍战更深、更复杂、也更危险的巨大旋涡之中。
对手,或许不止一方。
而在电讯处那间隐秘的备用机房内,刘铭章也并未休息。
他重新调出了近几个月来所有记录在案的异常信号频谱图和分析笔记,在灯下逐一比对、演算。
当他将其中一个信号的调制方式、跳频规律与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期间,偶然在一位参与过军方项目的同学那里见过的、据说是战略情报局(OSS)及后续机构训练教材中提及的某种特殊手法进行比对时,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衬衫。
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难道徐远峥的背后,真的牵扯到了大洋彼岸的势力?美国人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合作者,还是操纵者?如果他们真的介入,那么自己和郑耀先所面临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无法估量的危险局面!组织的任务,还能否顺利完成?
就在他心绪纷乱、凝神沉思之际,机房厚重隔音门的门锁,发出了一声极轻微的“咔哒”声。
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隙,一个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身影闪了进来。
是苏晓晚。
她脸色苍白如纸,眼中带着惊惶与决绝交织的复杂情绪,头发有些凌乱,呼吸略显急促。
“副处长,”她声音微微发颤,带着哭腔,“我是偷跑回来的,赵处长,赵德明他之前秘密找我,逼我在您的日常监测报告里偷偷加入一段伪造的数据,要坐实您私自复制核心密码、通共的嫌疑,我假装答应,趁他们安排我去培训,看守松懈才找机会溜出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铭章看着这个平日里单纯努力、此刻却因卷入巨大阴谋而恐惧无助的年轻女孩,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出言安慰,却发现自己喉头干涩,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只能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不断颤抖的肩膀,递过去一杯温水。
棋局,越来越复杂了。
暗棋已然移位,表面的危局似乎暂时得以缓解。
但郑耀先和刘铭章都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
他们每个人,都既是这盘巨大棋局上的棋手,也是身不由己的棋子。
下一步,又该如何落子,才能在这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完成那至高无上的使命?
喜欢双星齐刃:魔窟伪装者请大家收藏:()双星齐刃:魔窟伪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