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烽烟入梦(1/3)
窗外的霓虹正将雨丝染成迷离的彩色,龙弈却对那片光怪陆离视若无睹。
他指尖悬在长平古战场的复刻沙盘上方,指腹碾过微缩的丹河河道,喉间溢出极轻的呢喃:“赵括若能守住百里石长城……”
案头的台灯晕出一圈昏黄,将满室的兵书古籍镀上暖金色。
线装的《武经总要》被翻得纸页发脆,泛黄的《孙子兵法》眉批写满蝇头小楷,连墙面上那张巨大的《中国古代战争形势图》都被红黑两色的笔迹划得密密麻麻。
书架第三层摆着青铜剑仿制品,剑鞘上的云纹被摩挲得发亮,旁边堆叠的是他亲手制作的投石机模型,木齿咬合处还留着反复调试的刻痕。
“咚——”座钟敲过十一点,龙弈浑然未觉。
他正全神贯注地用镊子移动沙盘里的陶俑,那些寸许高的士兵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随着他的指令在太行山脉的沟壑间迂回穿插。
“此处当用诡道,”他忽然俯身,鼻尖几乎碰到沙盘里的赭色丘陵,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佯装攻韩,实则奇袭上党,待秦军主力回援,再以轻骑断其粮道……”指尖重重叩在一处河谷,“武安君白起的合围之术虽妙,却也不是无懈可击。
”
桌上的青瓷碗还剩小半口凉透的粥,那是母亲傍晚送来的晚饭。
此刻他的手指正无意识地在碗沿摩挲,留下几道浅褐色的沙盘粉末,目光却死死钉在摊开的《尉缭子》上,书页间夹着的泛黄宣纸,是他根据史料复原的坎尼会战阵型图。
忽然,窗外滚过一串惊雷。
龙弈眉头微蹙,并非被雷声惊扰,而是发现坎尼阵型的侧翼角度似乎差了半分。
他抓起朱砂笔,正要修改,案头那盏陪伴了他十年的青铜灯台忽然发出细碎的嗡鸣。
那是他在潘家园淘来的老物件,据说是明代仿宋的行军灯,灯座上刻着模糊的“风林火山”四字。
此刻,那四字竟隐隐透出红光。
他心中一动,伸手去触灯座,指尖刚碰到冰凉的青铜表面,整个人便如遭电击。
眼前的沙盘、兵书、台灯瞬间扭曲成旋转的光斑,耳边响起千军万马的嘶吼,混杂着金戈交击的脆响。
“若夫旌旗金鼓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他下意识地念出《孙子兵法》里的句子,身体却像被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坠入一片滚烫的黑暗。
最后的意识停留在指尖残留的青铜凉意上,那触感竟与他无数次幻想过的秦代铜戈惊人地相似。
掌心的灼痛感还未散尽,那些用朱砂绘制的兵图残片正顺着指缝飘落。
龙弈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声中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灰蒙蒙的天空,以及天空下密密麻麻坠落的箭矢,像极了他曾在博物馆见过的汉代画像砖上的战争图景。
“咳——”腥甜的血气猛地涌上喉咙,他这才发现自己正趴在冰冷的泥地里,身下是一具早已僵硬的少年尸体。
更远处,折断的长矛与破损的皮甲堆叠如山,暗红的血渍在冻土上凝成蜿蜒的溪流,被南楚铁骑踏碎的淮河冰层里,还嵌着半露的残肢。
“南阳军的杂碎!降者不杀!”
粗粝的嘶吼声穿透耳鸣,龙弈挣扎着侧过身,看见那些身披玄甲的骑兵正举着滴血的长戟纵马而来。
他们的马蹄铁在冰面上打滑,却丝毫不减冲锋的威势,玄色战旗上的双头蛇徽在风中猎猎作响——那是南楚最精锐的“破淮营”,史料记载他们曾以三日破七城的速度横扫淮北。
而他所在的这支队伍,连像样的甲胄都凑不齐。
龙弈的目光飞速扫过四周:西侧是陡峭的河岸,东侧是茂密的柳树林,追兵约莫有三百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