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北望狼窗(3/3)
。
文中不仅分析了袁绍集团内部的主要矛盾,预判了其可能的南侵路线(主攻官渡,偏师袭扰延津、白马),更指出了其后勤体系的潜在弱点(依赖河北本土豪强,运输线长,易被骚扰)。
在呈文的最后,他写下结论:“袁绍势大而未协,将骄而令不一,粮虽多而转运艰。
我但静以待之,伺其隙而击之,可破也。
”
数日后,司空府东堂。
曹操端坐主位,其下分坐着程昱、郭嘉、荀攸、贾诩等核心谋士,武将仅有夏侯惇、曹仁在列。
陈暮作为参军祭酒,敬陪末座,负责记录会议要点。
堂内气氛凝重。
曹操先让陈暮简要陈述了关于袁绍动向的分析。
郭嘉随后起身,神色从容,提出了着名的“十胜十败”论,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详细论证了曹操必胜、袁绍必败之理。
其言辞犀利,分析透彻,极大地鼓舞了在场众人的信心。
荀攸则更侧重于战术层面,提出了“迁延日久,其众必离,我可奇兵袭扰,积小胜为大胜”的方略。
曹操听罢,抚掌大笑:“奉孝、公达之言,甚合吾心!”他目光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程昱身上,“仲德,稳住侧后之事,交由你全权负责。
”
程昱沉声道:“司空放心。
刘备在徐州,势孤力单,可遣刘岱、王忠先行牵制。
南阳张绣,其谋主贾文和在此,”他看了一眼闭目养神的贾诩,“或可遣使说之,纵不能降,亦要其暂保中立。
”
“好!”曹操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袁绍不来,我或尚需隐忍。
彼若自来,便是天赐良机,助我扫平河北!诸君,各司其职,整军经武,以待北风!”
会议散去,已是黄昏。
陈暮没有立刻回署,信步登上许都北面的城墙。
残阳如血,将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屋宇都染上了一层金红。
黄河隐在暮霭之后,看不真切,但他仿佛能听到北方传来的隐隐战鼓。
城墙上旌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守城士卒甲胄齐全,目光警惕地巡视着北方。
他扶着冰冷的雉堞,极目远眺。
衣带诏的腥风血雨,玉玺案的波谲云诡,都已成过往。
荀彧的叹息,杨修的人头,程昱的嘱托,曹操的决断……这一切,都汇聚成一股洪流,推着他,推着这许都,推着这天下,奔向那片未知的、注定更加惨烈的战场。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已带着初夏的暖意,却也夹杂着铁锈与尘土的味道。
乱世立心,其路漫漫。
许都的棋局暂歇,河北的狼烟已起。
他知道,自己这块砥石,即将投入决定天下命运的惊涛骇浪之中。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魏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