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暗涌潜流(3/3)
页继续阅读!
木杆移向官渡方向。
“我军若在此地与袁绍对峙,利在何处?一,离许都近,补给线短;二,背靠豫州腹地,无后顾之忧;三,地势虽平,却有渠水可依,可筑垒固守。
”郭嘉的分析条理清晰,“我军之弊,在于兵少粮寡,利于速决,不利于久持。
”
“然袁绍之弊更甚!”郭嘉话锋一转,木杆点在邺城,“其地广兵多,号令不一。
审配、郭图,各拥其主(指袁谭、袁尚),互相倾轧。
沮授、田丰之谋,未必见用。
我军只需坚守营垒,挫其锐气,伺机而动。
待其内部生变,或粮草不继,便可出奇兵一击制胜!”
他看向曹操,目光炯炯:“嘉断言,只要司空能亲临官渡,持重以待,半年之内,袁绍内部必生动荡!届时,胜负可决!”
曹操听得目光闪动,抚掌赞道:“奉孝之言,如拨云见日!官渡,便是我与袁本初决生死之地!”
陈暮在一旁记录,心中对郭嘉的洞察力佩服不已。
这番推演,不仅预判了主战场,更点明了胜负的关键在于时间与内部矛盾。
他注意到,一旁的贾诩始终默不作声,只是偶尔将目光投向宛城(张绣)方向,似有所思。
推演结束,众人离去后,曹操单独将陈暮留了下来。
“明远,”曹操的语气比平日温和些许,“仲德多次在吾面前夸赞你心思缜密,处事稳妥。
如今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
粮草督运、军械调配、与各郡县文书往来协调,这些事务繁杂,却关乎大军命脉。
程昱要总揽全局,细务之上,你需多为分担。
”
“暮,定竭尽全力,不负司空与程公重托!”陈暮肃然行礼。
他知道,这是将他真正放在了支撑战争运作的关键位置上。
“嗯,”曹操点了点头,看似随意地问道,“听闻你近日仍常去探望文若?”
陈暮心中一紧,如实禀报:“去过两次,只因念及旧谊。
令君……似乎清减了许多。
”
曹操默然片刻,挥了挥手,叹道:“文若之心,吾知之。
然……世事如棋,落子无悔。
你去吧,做好分内之事。
”
走出东堂,夜风拂面,陈暮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他不仅是参军祭酒,是程昱的臂助,如今更直接承载了曹操的部分期望。
乱世之中,他这块“砥石”,已被时代的浪潮推到了风口浪尖,必须更加坚韧,更加沉稳。
他抬头望向北方夜空,那里星辰闪烁,仿佛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即将被战火点燃的中原大地。
许都的暗涌从未停歇,而北方的狼烟,已越来越近。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魏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