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3)
幽深的矿道中再次响起先前在林间听到的那阵孩童笑声。
笑声阴森诡异,仿佛裹挟着刺骨寒意,直往他耳朵里钻。
“谁?滚出来!少在这儿装神弄鬼!”金少爷猛然从岩石后闪出,枪口直指笑声来源。
火光映照下,一道黄白交织的暗影倏地窜入矿道深处,转瞬消失。
金少爷怒火中烧,暗骂:两个不知死活的小鬼,若不是为了救你们,我怎会困在此地?今日就算你们是索命恶鬼,我也非把你们揪出来不可!
他咬牙追着那道暗影深入矿洞。
地势逐渐下沉,此处已是整条矿道的最低点。
开春后的雪水渗入岩缝,在此积聚成洼,冰凉的积水已没过他的高筒皮靴。
又追赶了约莫半小时,金少爷渐渐察觉异样。
矿洞阴冷潮湿,本应刺骨的雪水竟透出一丝温热。
他俯身试探水温,积水竟如人体般温热。
而那两个孩子越跑越远,眨眼间便消失在黑暗深处。
他放缓脚步,警惕前行,最终被一堵巨大岩壁拦住去路。
这条矿道竟是死胡同!可那两个诡异的孩子去了哪儿?
金少爷发现,这块巨型花岗岩虽堵住通道,四周却留有缝隙,显然后方另有空间。
那股腐臭的阴风正从岩缝中渗出。
岩石四角嵌着几枚指甲盖大小的圆形黑金属,覆满灰尘,难以辨认。
------------
第四回胡匪横生
他伸出指尖想拂去灰尘,刚一触碰,竟发现那黑色圆钮下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急忙缩手。
这位金少爷见多识广,立刻认出这是俄国人用于矿洞定向的“纽扣微粒”。
别看它小巧,一旦引爆,威力不逊于烈性。
看来俄国人寻找的东西就在岩壁之后,只是他们万事俱备时,矿工却因误食山中异果突变丧命,导致计划搁浅。
所幸这几枚纽扣微粒仍完好无损。
金少爷按下纽扣微粒的启动装置。
轰然巨响中,六枚微粒同时,震得洞内碎石纷落。
烟尘散尽后,他上前查看,顿时惊愕失色——花岗岩后的洞窟内珠光璀璨。
金元宝堆积如山,东珠项链颗颗如卵,红珊瑚高逾人身,夜光杯剔透如玉,鸡血石艳如凝血,和田籽料雕成的玉佩温润生辉……珍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众多珍奇异宝之间,赫然摆放着一具朱漆棺木。
棺身四周绘满诡异的符文,边缘缠绕着漆黑的墨斗线。
这具长约三丈、宽约五尺的阴沉木棺椁,形制酷似雍正年间御赐王公大臣的款式。
金少爷倒抽一口冷气。
难道这就是俄国人在老金沟苦苦寻觅的古墓?先前见到的那对孩童去向何方?莫非真是游荡的亡魂?他们的遗骸就安眠于此?观此陪葬规格,棺中之人绝非寻常权贵,至少是皇亲国戚。
熟读满族典籍的金少爷却怎么也想不起,兴安岭一带曾有何姓王族定居。
更蹊跷的是,尽管墓室珍宝堆积如山,整体规制却与清代典制大相径庭。
见墓室并无异状,他壮着胆子凑近端详棺椁上那些蝌蚪状的符文。
翻遍记忆也找不出对应的满文记载。
视线下移,那些墨斗线的用途他倒是知晓——相传此物源自茅山术法,能镇尸辟邪。
棺盖与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