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道馆老道,闻风而来(2/3)
人受益,适当接受也无妨。
”
“然也。
”智玄子捋了捋胡须,眼中带着笑意,“修道修的是心,不是要修得草木无情。
当年我游历四方,也曾接受过他人馈赠,有时是一捧干粮,有时是一间草屋,皆是他人一片心意。
坦然受之,再以善念用之,便是修行。
若是一味拒人于千里之外,看似清高,实则是将自己与世人隔绝,又如何谈得上济世安人?”
叶法善默默点头,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修行并非要像苦行僧般刻意自苦,而是要在入世中保持本心,在接受与给予之间找到平衡。
师徒二人正说着,观外忽然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不似村民的匆忙,也不似张万贯的急切,而是一步一顿,带着某种韵律,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实处。
叶法善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老道正沿着石阶往上走。
他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道袍,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浆洗得干干净净;手里握着一柄拂尘,尘尾雪白,显然保养得极好;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面容,鹤发童颜,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炯炯有神,像是能看透人心,行走间自有一股沉稳的气度,绝非寻常道士。
“这位道友请了。
”老道刚到观门口,便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如钟,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贫道玄阳子,来自县城的青云道馆,久闻清霄观有高人,特来拜访。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智玄子连忙上前还礼:“原来是青云道馆的玄阳子道友,失敬失敬。
贫道智玄子,里面请。
”
叶法善也跟着躬身行礼,心中暗自惊讶。
他曾听师父说过,县城的青云道馆是方圆百里内最大的道馆,馆中藏书丰富,历代都有得道高人,没想到今日馆主竟亲自登门了。
玄阳子走进观中,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四周。
他看到了药圃里长势喜人的草药,看到了晾晒在竹竿上的符纸,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叶法善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几分探究,像是在打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这位便是近来声名鹊起的叶小道长吧?”玄阳子笑着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欣赏。
“正是小徒叶法善。
”智玄子介绍道,“法善,见过玄阳子道长。
”
“见过玄阳子道长。
”叶法善再次躬身,态度恭敬。
面对这位一看便道行深厚的前辈,他心中没有丝毫傲气,只有虚心求教的念头。
玄阳子点点头,眼中笑意更深:“果然年少有为。
贫道在县城就听说了,清霄观有位年轻的小道长,符箓之术十分精湛,能驱邪治病,灵验得很。
说起来,贫道也痴符箓之道,不知今日可否有幸,让叶小道长画一道符,给贫道开开眼界?”
这话说得客气,却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
叶法善心里明白,这是前辈在试探他的本事。
他看向智玄子,见师父微微颔首,示意他应允。
“道长过奖了,弟子只是初学乍练,实在谈不上精湛。
”叶法善谦逊道,“若是道长不嫌弃,弟子便献丑了。
”
他转身取来黄纸、朱砂、狼毫笔,在石桌上铺开。
“不知道长想看何种符箓?”
玄阳子想了想,道:“便画一道‘镇宅符’吧。
此符看似寻常,却最能体现画符人的根基——需得真气沉稳,心意安宁,方能画出镇宅安户的稳固之气。
”
叶法善点头应下。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将杂念摒除。
脑海中浮现出镇宅符的图谱,那是师父教他的第三道符,线条比安神符复杂,比驱邪符稳重,讲究一个“静”字,要画出如磐石般不可撼动的气势。
再睁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