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伪纪录片的齿轮开始转动(1/3)
皇后区法拉盛,春日午后的阳光慷慨地洒进“橡树庭院”三楼朝南的客厅。
米白色的窗帘半拢着,暖风带着新修剪草坪的清新气息涌入,在地板上投下摇曳的光斑。
这里与艾姆赫斯特83-20号那个阴冷潮湿的地下室,已是两个世界。
刘小丽将一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放在汪言面前的玻璃茶几上,袅袅热气升腾。
“真要开拍了?”她看着茶几上摊开的厚厚一沓《鬼影实录》分镜头脚本和演员角色设定,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那湖边小屋……听着就有点瘆人。
”
“前期工作都做完了,只差演员这临门一脚。
”汪言端起茶杯吹了吹,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眼神。
他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灰色连帽衫和磨旧的牛仔裤,与这间布置温馨、阳光充足的客厅格格不入,仿佛一个来自地下世界的幽灵,短暂地晒到了太阳。
“剧本、场地、设备、耗材,连那该死的‘异响’都实地录了音效样本。
预算卡在3万刀,一分不多。
”
他放下茶杯,手指点在那份打印粗糙的演员招募启事上——这是他昨天用社区图书馆的电脑和针式打印机鼓捣出来的成果,此刻正静静躺在法拉盛几家华人超市的公告栏和皇后社区学院的戏剧社团布告板上。
诚招演员!项目:独立纪录片风格短片《湖畔回声》类型:剧情/生活观察(伪纪录片形式)片长:约80分钟拍摄周期:预计2周(1997年5月中下旬)地点:长岛格伦科夫湖边小屋角色需求:
凯蒂(Katie):女,25-35岁,气质温婉或略带神经质,需有真实生活感,能展现细腻情绪变化。
有基本镜头感,不怯场。
迈卡(Micah):男,25-35岁,凯蒂的男友/丈夫。
性格略带玩世不恭或技术宅倾向,好奇心强,有时略显固执。
需与凯蒂有自然互动。
邻居小女孩(可选):女,6-10岁,天真烂漫,镜头前自然。
戏份极少,仅需拍摄几个户外玩耍或窗边回眸镜头。
要求:非专业演员优先!需能接受极简拍摄条件(手持DV、固定机位为主)、夜间拍摄及可能的环境噪音(湖边小屋有轻微老旧异响)。
片酬面议(预算有限,但保证合理)。
试镜时间:1997年5月3日(周六)下午2点-5点试镜地点:法拉盛缅街公共图书馆三楼小会议室联系人:汪先生(请于试镜时间直接前往)
“凯蒂和迈卡是关键,”汪言强调,指尖划过角色描述,“这片子的魂儿就在他们俩身上。
要的就是那种普通情侣/夫妻搬进新家后,从甜蜜好奇到被未知侵扰的渐变过程。
演技可以糙,但化学反应和真实感必须足。
伪纪录片的命门就是‘信’字。
”
刘小丽拿起启事仔细看了看,目光在“邻居小女孩”和“片酬面议”上停留片刻。
“茜茜……能试试那个小女孩吗?”她犹豫着开口,“她总念叨着汪言哥哥要拍电影……上次在艾姆赫斯特看到摄像机就好奇得不行。
”她没说的是,自从搬进这洒满阳光的公寓,茜茜像株吸饱了水分的小苗,活泼开朗了许多,那份在阴暗地下室被压抑的灵动劲儿彻底释放了出来。
汪言的心跳漏了一拍。
茜茜……在《鬼影实录》里留下惊鸿一瞥?这个念头像野草一样在他心底疯长过,又被理智狠狠摁下。
他太清楚这片子拍出来会是什么效果——那深入骨髓的日常恐怖感,那绿色夜视镜头下令人窒息的凝视……让茜茜,让童年纯净无暇的茜茜,出现在这样的影像里?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窗外背影?他本能地抗拒。
“茜茜还小,”汪言声音有些发紧,端起茶杯掩饰,“这片子……氛围不太适合小孩子。
而且拍摄时间主要在晚上,湖边湿冷,怕她着凉。
”理由冠冕堂皇,却避开了真正的担忧。
刘小丽看了他一眼,没再坚持,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也是。
那你打算给多少片酬?真按非专业演员的标准?”
“凯蒂和迈卡,每人一千五到两千美元,看最终效果和配合度。
”汪言早已盘算清楚,“拍两周,包食宿(湖边小屋有客房),这价钱在独立电影圈里算厚道了。
至于那个小女孩……”他顿了顿,“象征性给个两三百,或者买个她喜欢的玩具都行,戏份加起来可能就几分钟。
”
“两千块……”刘小丽咂摸了一下,想起汪言账户里那沉甸甸的一百多万,觉得这预算简直“抠门”得令人发指。
“你这大导演,对自己第一部作品也太省了吧?”
“这不是钱的问题,”汪言正色道,眼神锐利起来,“是风格!伪纪录片的精髓就在于‘糙’和‘真’。
找两个片酬动辄上万的十八线演员?他们身上那股子‘演’的痕迹,镜头一开就藏不住!我要的就是普通人面对镜头时那种微妙的紧张、不自在,甚至是笨拙!那才是观众代入感的来源!”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导演权威,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在片场指挥千军万马的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小丽被他突然迸发的专业气场震了一下,下意识地点点头,没再质疑预算。
她拿起那份招募启事:“行吧,汪导。
那周六我去图书馆帮你盯着点?你一个人……”
“不用,”汪言摇头,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我一个人就行。
选角是导演的活儿,得亲自看。
而且……”他拿起桌上那个崭新的诺基亚手机晃了晃,“有情况随时联系你这‘制片人’汇报。
”他刻意用了“制片人”这个词,带着点调侃,却也是在巩固两人之间那以茜茜为纽带、以资金为锁链的同盟关系。
刘小丽白了他一眼,但嘴角却微微上扬。
制片人?这称呼听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