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金属与骨血的交响(2/3)
浆般流动,与背景中爆炸的蓝光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这场戏连续拍摄十二小时,林小羽出水时头发已结满冰碴,鳞片却依然保持着温润的光泽。
助理递来的保温杯里是苏晚特制的营养剂,他一饮而尽时,听见旁边的机械师小声嘀咕:他是不是在水里装了推进器?那些转身的角速度,连鲨鱼都做不到。
更震撼的场景出现在沙漠追逐戏。
剧组租用了真实的退役坦克,林小羽需要在坦克顶部与三名机械士兵展开格斗。
正午的沙漠气温高达47℃,他却坚持不使用防暑装备:盘古战士不需要空调。
战斗服下的鳞片自动分泌降温黏液,在皮肤表面形成透明水膜,通过蒸发带走热量。
当坦克以60公里时速碾压沙丘时,林小羽施展登萍渡水的轻功底子,在颠簸的装甲板上稳步前行。
机械士兵的脉冲步枪射出红光,他以白鹤缩颈避开致命一击,同时脚尖点向对方关节——这招在未来科技设定中化作神经脉冲干扰,鳞片释放的生物电竟暂时瘫痪了机械士兵的控制系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他的步法!跟拍的斯坦尼康摄影师惊呼,每一步都踩在坦克震动的波峰上,就像在骑一匹金属烈马。
林小羽抓住坦克炮管旋转的惯性,使出乌龙绞柱将两名士兵扫落沙地。
第三个士兵挥着锯齿刀扑来,他不退反进,以八极拳贴身靠打撞向对方胸口,鳞片与金属护甲相撞迸出火花。
这一击暗含贴身发劲的精髓:看似用肩,实则腰马合一,将全身力量浓缩于一点,直接震碎了机械士兵的动力核心。
迈克尔在回放中发现,林小羽每次发力时,背部鳞片都会形成特定的几何阵列,如同活的装甲反应系统。
生物力学专家事后分析,这种鳞片排列能将冲击力分散至全身,同时将爆发力提升至常规状态的2.3倍——这完全符合《淮南子》中盘古氏头为四岳,肢体为五岭的古老隐喻。
随着拍摄深入,林小羽开始尝试将武术与科幻设定更深层融合。
在零重力空间站场景中,他摒弃了传统的威亚吊索,而是利用盘古精血的反重力特性,通过调整身体密度实现悬浮。
他在失重环境中演示的太虚拳,招式如书法般飘逸,每一次挥动手臂都会在身后留下淡金色的轨迹——那是精血能量与环境光的交互作用。
这不是武术,这是生物量子力学。
特效总监看着动作捕捉数据,声音里带着敬畏,他的每个关节运动都产生微弱的量子涨落,我们的设备根本无法完全捕捉。
然而,在极致的身体控制背后,林小羽感受到了精血的躁动。
某个深夜的体能训练中,他在健身房徒手捏碎了钛合金杠铃片,鳞片不受控制地覆盖全身,眼底的金红色几乎要将镜子点燃。
苏晚及时赶来,用镇静剂配合针灸才让他恢复常态。
你的细胞正在加速进化,苏晚举着刚出炉的基因检测报告,眉头紧锁,端粒长度比三个月前延长了40%,线粒体DNA出现未知序列...小羽,你确定还要继续暴露能力吗?烛龙的间谍已经渗透到灯光组了。
林小羽望着自己掌心逐渐清晰的盘古斧胎记,想起拍摄现场那些跟着他学扎马步的灯光师、用威亚练习太极云手的替身演员。
远处传来场务小哥用手机播放的《少林英雄》改编电子乐,节奏里混着传统鼓点。
继续拍。
他扯下手臂上的输液管,鳞片在月光下泛起青铜色的哑光,当他们忙着解析我的基因时,全世界已经有两亿人学会了力从地起的道理。
你说烛龙的机械士兵能抗住八极拳的贴身劲吗?我看他们的液压系统,连太极拳的都扛不住。
次日的拍摄现场,林小羽主动要求增加赤手接子弹的镜头。
迈克尔差点把咖啡喷在分镜表上:你疯了?就算用空包弹,近距离冲击也能打断肋骨!
给我一面防弹玻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