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张子大易撼天听 徽宗求贤近梁山(2/3)
通有无。
人身,乃天地间至精至纯之气所聚;国运,乃亿兆生民之气所凝!”
他踏前一步,目光如炬:“民胞物与,天地本为一体。
民之气壮,则国之气昌;民之气馁,则国之气衰!今观我大宋子民,文风鼎盛,然士子多弱不胜衣,百姓亦少尚武之风。
此非仅军备不修之弊,实乃民气不壮之征!气弱则神靡,神靡则遇强敌而胆寒!纵有金山银海,富甲天下,若民气萎靡如病夫,国之气何存?国运焉能不颓?”
一番“气本”之论,如石破天惊!蔡京等人眉头紧锁,李纲等则目露精光。
徽宗更是身躯微倾,眼中那属于艺术家的敏感被一种更深邃的触动所取代。
他仿佛看到艮岳那日,侍卫们面对铁浮屠时眼中无法掩饰的恐惧——那不仅是武备之差,更是气魄之输!
张载声音陡然转沉,带着金石之音:“《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自强,非止于修心养性,更在于强健筋骨,淬炼体魄!唯有体魄强健,方能承载浩然之气,方能临危不惧,守土卫家!故臣冒死进言——”
他面向徽宗,深深一揖:“请陛下下旨,于天下州县广设官办武馆!遴选德才兼备之武师,传习弓马技击,导引强身之术!县有县学,州有州馆,使耕读子弟,市井小儿,皆有强身习武之门径!更需将强身健体之要义,编入蒙学,使尚武之风,自童子始!此乃固本培元,壮我民气,铸我大宋不屈脊梁之根本大计!非如此,富国终成虚胖,强兵亦如沙上筑塔!”
“武馆?教化童子习武?岂非以暴戾之气坏我淳朴民风?”蔡京身后一名老臣忍不住驳斥。
“谬矣!”张载目光如电射去,“武德,亦德也!习武非为逞凶斗狠,乃为明礼义,知廉耻,养浩然正气,铸不屈魂魄!昔孔子力能托门,仲尼亦习射御!文武之道,本为一体,张弛有度,方为至道!岂可因噎废食?”
殿堂再次陷入激烈争论。
然此番焦点,已从“富国”或“强兵”的简单对立,转向了张载所提出的“铸民气、强根基”这一更深邃的命题。
徽宗端坐御座,指尖的血渍似乎不再灼热,反而化作一股沉甸甸的力量。
张载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撞开了他心中那扇被丹青墨色封闭已久的窗。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迥异于蔡京的“富国”与李纲的“强兵”之外,更为根本的道路——强民!唯有亿兆黎民筋骨强健、气魄雄浑,方能支撑起一个真正强盛不屈的帝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够了!”徽宗霍然起身,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他目光灼灼,扫过惊愕的群臣,最终落在张载身上:“张卿‘气本’之论,振聋发聩!强民方能强国,此乃固本培元之大道!着即拟旨:”
“一、罢修艮岳,罢花石纲,所省资财,半数充作军资,半数用于兴办天下武馆!”
“二、令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