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粮道隐患藏危机,历史知识解困局(1/3)
巡防回来的第二天清晨,我还没等鸡叫第二遍就醒了。
破庙里的稻草堆硬得硌人,再加上膝盖上昨晚被地痞踹的那一下还隐隐作痛,根本没法睡踏实。
我揉着眼睛坐起来,看见老周正蹲在庙门口磨刀——那是把砍柴用的锈刀,磨得刀刃泛着白光,他说今天要去城外砍柴,攒点柴火冬天用。
“林小子,醒了就赶紧收拾收拾,一会儿赵舵主可能要找你。
”老周头也没抬,手里的磨刀石“沙沙”响,“昨天你帮着救了小七,还把地痞赶跑了,舵主说不定要给你派点新活计。
”
我心里一动,赶紧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这玩意儿昨晚没再发热,安安静静的,就像块普通的铜疙瘩。
我把它往衣服里又塞了塞,生怕被人看见,然后拿起旁边的破碗,跟着老周往膳堂走。
丐帮的早膳简单得可怜,就是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偶尔能见到几粒米。
我端着碗蹲在墙角,刚喝了两口,就看见南舵的执事刘老黑快步走过来,眼睛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我身上:“林越,舵主叫你去前堂,赶紧的!”
我心里一紧,赶紧把碗里的粥几口喝完,跟着刘老黑往前堂走。
路上我琢磨着,赵舵主找我能有啥事儿?难道是因为昨晚巡防的事要夸我?还是说,有更重要的活儿要交给我?
前堂是南舵处理事务的地方,其实就是间稍微大点的土坯房,中间摆着张掉漆的木桌,赵舵主正坐在桌后,手里拿着几张皱巴巴的纸,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看见我进来,他抬了抬头,指了指旁边的凳子:“坐,林越,昨天巡防的事,老周都跟我说了,你做得不错,脑子活,还敢动手,是个好苗子。
”
我赶紧站起来拱手:“谢舵主夸奖,弟子只是做了该做的。
”
赵舵主摆了摆手,把手里的纸往我面前推了推:“别忙着谢我,我找你是有正事。
你看看这个,这是咱们丐帮下个月要走的粮草运输路线,从襄阳城外的粮仓运到城内分舵,一共三条线,你帮着看看,有没有啥问题。
”
我凑过去拿起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还有简单的路线图。
第一条线是“西城门-西大街-南舵”,第二条是“南城门-南大街-南舵”,第三条是“北城门-北大街-南舵”。
旁边还标注了运输时间,都是每月初一、十五的凌晨,每次派十个弟子押送,带两把刀防身。
我看着路线图,脑子里突然想起以前在历史系上课时,教授讲过的南宋襄阳城周边形势。
嘉定年间,襄阳城外有不少豪强地主,这些人表面上归顺朝廷,暗地里却经常劫掠官府和江湖门派的粮草,尤其是西城门附近的“史家坞”,据说里面的豪强史三炮手下有上百人,个个都带刀,官府都不敢轻易招惹。
我指着第一条路线上的“西城门-西大街”,抬头对赵舵主说:“舵主,这条路线恐怕有问题。
西城门外面的史家坞,是不是有个叫史三炮的豪强?”
赵舵主愣了一下,眼睛里露出惊讶的神色:“你怎么知道史三炮?那家伙确实不是善茬,手下人多势众,经常在西城门附近晃悠,但咱们走的是西大街,离史家坞还有段距离,应该没事吧?”
“不是没事,是风险太大。
”我赶紧解释,“我以前在家乡的时候,听跑商的人说过,史家坞的人最近在西大街附近设了暗哨,专门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