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这不对啊!(2/3)
送葬队的。
”
晏羽揉了揉眼眶,坐起身来。
“你刚才说啥?”
“门外来了一千多青壮,说是来参加送葬队的。
”
“一千多?十六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壮,整个凤栖乡也凑不出来一千多吧!”
“这…职下不知,职下还未去询问他们户籍年龄。
”
“算了,我自己去看,你去把凤栖乡的郎中请来。
”
凤栖乡虽说比西乡地势平坦,良田更多。
可再怎么多又能多多少?
西乡加上隐户,总人口也不过六七千人。
不管了。
先去出去看看情况再说。
如果说西乡的乡民是骨瘦如柴,面黄肌瘦。
那眼前凤栖乡乡民,真是夜间山顶的风都能刮跑。
而且!
都到了深秋时节。
一个个还穿着单衣,打着赤脚。
而那些所谓的单衣,也就是几块破布缝缝补补。
眼神木愣,感觉站都站不稳。
这不对啊!
虽说平江县的地形地势沙盘,晏羽还未捏出来。
但后世高德百度上的地图,晏羽脑海中还是印象清楚。
凤栖乡集镇的位置,大概就是后世平江县长寿街。
凤栖乡、东阳乡、故县乡,一路往西南,直达长沙府。
北边幕阜山脉,南边连云山脉。
中间十几公里的平地,又是汨罗江发源地。
应该拥有大量良田才对。
哪像西乡,田地都塞在一个个山谷里。
“李森林,他们的户籍年龄都登记完了吗?”
“回校长,登记了大部分,大多是凤栖乡人,还有一些是东阳乡人。
”
“年龄了?”
“大半是十六岁和二十五岁。
”
“真是一群淳朴的乡民,谎都不会撒。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校长!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
“别用书生那一套,有话就直说。
”
“是!他们多是佃农,就凤栖乡一地,郑家良田一万八千亩,沈家八千多亩,还有几个地主老爷,估计也有几千亩,整个凤栖乡又有多少田地。
”
“接着说。
”
“西乡田地多在山沟沟里,相距又远,地主士绅吞并田地困难,但凤栖、东阳不一样,职下建议立刻在凤栖乡、东阳乡均田地,拯救我汉家人民。
”
汉家人民。
这是晏羽新取的词。
也是今后思想建设中心,今后的发展基础盘。
“如果咱们现在推广均田地,那天下的士绅官僚,都会盯着我西乡护卫队,哪怕你只是在凤栖东阳两乡推行。
”
晏羽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直接说了后果。
毕竟!
田地不但是底层人民活下去的保障,更是天下地主士绅的命根。
地主士绅一旦发现苗头不对。
就会无比团结,会动用一切力量。
“可现在不推行均田地,凤栖、东阳的百姓怎么活?”
“人摞死,树摞活。
”
“请校长明示!”
“如果!凤栖、东阳二乡的田地,都是石牛寨山匪的田地了?再以田地距离,就近租佃给各村乡民耕种。
”
“职下明白了,将所有田地划归到我护卫队名下,咱们也来个三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