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下钱庄,故交邂逅(3/3)
可能?那是多少年后才会崛起的不世奇才!眼前这个少年,才多大?十八?二十?
陈云平静地承受着谭国华如同实质的目光“解剖”,脸上带着少年人恰到好处的茫然和等待。
“小伙子……”谭国华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着如擂鼓的心跳,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嘶哑和慎重,“你……这些天启钱,包括这枚……‘天下太平’……都要出手?”他的目光死死钉在那枚重新被他小心翼翼捧在手心、比黄金还要珍贵无数倍的“天下太平”上。
陈云沉默了两秒,那双清澈却又深不见底的眸子看了看谭国华,又看了看柜台上的钱币。
然后,在所有目光的注视下,他极其自然地伸出手,在钱堆里迅速地点了一下,抽回了四枚钱币:一枚背五、一枚背密、一枚背定十一两、以及那枚绝世孤品“天下太平”。
动作快而精准,仿佛早就做好了决定。
谭国华的心瞬间如同被剜掉一块肉!痛!撕心裂肺的痛!那枚“天下太平”啊!但他的老脸终究拉不下面子强买强卖,只得强行按下如焚的肝火,强笑道:“呵呵,留点念想也好……也好。
”但声音里的失落和肉疼,藏都藏不住。
“那剩下的,您掌掌眼,开个价?”陈云将那几枚核心钱币揣好(其实是贴身收藏好了),直接问道。
谭国华重新戴上目镜,强压心神,一枚枚仔细鉴定剩下的折十钱。
每看一枚,脸上的凝重就多一分。
最终,他抬起头,眼中已无半点轻视,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严肃和尊重:
“小伙子,行家面前不说虚话。
你这堆折十天启:
这枚背‘定’十一两,虽少但国内某大行还藏有一枚,品相不如你这枚。
我开十万,不算亏你。
这枚背‘密’,市场罕见,但所知藏家尚有流通。
算一万。
其余折十,无论光背、背府、背十、背十一两密等,品相均为极美至近未使用(XF以上),存世量虽不少,但版别齐全如此亦属难得。
统一按500一枚。
这有……二十枚?共一万。
至于那几枚折五,”他指了指,“光背的,市面上偶尔能见,但多为流通品,你这几枚字口深峻,品相好!给两千一枚。
但这两枚背‘五’字的……”
谭国华拿起那两枚更厚更大些的折五背“五”钱,反复摩挲边缘,观察内穿口,甚至还掂量了一下重量,眼中精芒爆闪!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激动:
“……精铸!比光背厚重得多!穿口打磨利落!这是试铸品!极可能就是《明季北略》记载的天启五年户部令陕西宝泉局试铸、未大规模发行的‘背五钱’样钱!一枚……给你五万!”
“其他的小平、折二等零散普通钱币(不包括陈云分类的珍版),无论版别,统按二十块一枚。
”
他飞快心算了一下:“折十背定10万+折十背密1万+折十其余20枚×500=1万+折五光背2枚×2000(陈云大概这个数)=4千?抱歉,折五光背算两千一枚有点低了,刚说错,按一千五!但背五的钱才是重点!两枚背五样钱=10万+其他散钱数……总计约二十二万六千。
加上之前的,等等我再算……”
谭国华皱着眉头拿出计算器(这年代高档店铺已普及)。
陈云却不动声色地打断了他的计算:“谭老且慢。
”这个称呼让谭国华眼中再次闪过一丝惊异。
陈云像是没注意到,从麻袋深处(实际是旁边预留的夹层),又拖出了一个更加沉重、用极其厚实的油布包裹着的巨大包袱!
谭国华愕然地看着那个明显装了更多东西的大包袱。
解开包袱!哗啦!
一百多串被红绳精心串联捆绑好的钱币串!如同一条巨大的、闪烁着铜锈光泽的“钱龙”,轰然出现在柜台上!每一串都是五枚,按统一的尺寸排序(比如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帝顺序,亦或是按朝代顺序),间隔均匀,红绳的结法一模一样!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每一串的编结手法,都蕴含着一种奇特的、古朴有序的节奏感!是专业钱币商贩常用的加固手法!(暗指陈云编绳的严谨与速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谭国华刚刚平复一些的心跳瞬间又飙上了一百八!他那双稳如磐石的手再次控制不住地抖了起来!他指着这一大堆五帝钱串,声音都有些变调,眼中是彻头彻尾的震撼:
“这……这么多?!全都是你自己串的?!”
陈云一脸平静地点点头:“嗯,昨晚熬夜编的。
怕散了。
”轻描淡写。
“一晚上?!一百多串?!”谭国华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那这些钱币……排列组合顺序……”
“清理时候就分好了大小厚薄、版别年代。
按照大小、年号、价值、或者……风水顺序,顺手编进去了。
”陈云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顺手拿起一串,手指灵活地解开绳结展示给谭国华看,“比如这套五帝钱,就是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由小到大排列,取其‘五福临门,步步高升’之意。
红绳打的是‘平安结’,中间加一个玉扣更稳固些。
其他几类按‘年代通史’,‘地域版别’分类编……”
他一边说,一边手指翻飞,动作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几秒就将解开绳结的五个钱币又重新串联捆绑好!那手法之老道、结法之娴熟、顺序排列之精准、对每个钱币特性尺寸掌握之毫厘不差……简直比一辈子串钱的老师傅还要精熟!
谭国华张着嘴,呆呆地看着陈云那双沾着泥土却异常灵活稳定的手指,看着他眉宇间那全神贯注又云淡风轻的神情,心中的惊涛骇浪已经掀到了顶点!这已经不是“懂行”能解释的了!这分明是浸淫其中数十年才能有的本能!一种近乎艺术般的操作!
“你……你……真是……真是……”谭国华“真是”了半天,愣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心中的震骇。
他对陈云的称呼早已悄然变成了“小兄弟”,此刻更是下意识地用上了另一个更能表达他惊愕情绪的称呼:
“小老弟!你老实告诉我,你这钱币的排列和编织手法……跟谁学的?!”他的声音带着急促和难以言喻的激动。
称呼的变化从“小伙子”——“小兄弟”——“小老弟”,清晰地体现了他内心认知的颠覆!
陈云手上动作微微一顿,抬起眼帘,对上了谭国华那双充满探究、几乎要将他看穿的眼睛。
他忽然神秘地、带着一丝少年人也该有的顽皮狡黠,低声道:“谭老,这算啥?真正的好东西,我还没拿出来呢……”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尤其是那张巨大茶台周围那些尚未注意到这边动静、但气场强大的老者们。
然后,在谭国华难以置信、瞳孔猛缩的注视下,他再次将手缓缓伸进了那个硕大的麻袋深处……
在最底下,他摸到了一个用厚厚旧作业本包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碗状的硬物!那里面——是大明宣德朝的绝代风华!
陈云小心翼翼地,如同捧起易碎的星辰,将这个包裹严实的碗状物体,轻轻放在了灯火通明、倒映着金丝楠木茶台光辉的玻璃柜台中央。
谭国华屏住呼吸,看着陈云如同进行某种神圣仪式般,一层、一层、又一层地,剥开那些肮脏不堪的包装纸——
当最后一层油污的包裹物被揭开!
一抹如同深海之心被骤然点亮、于万丈淤泥下破空而出、直刺灵魂的宝蓝色光晕,毫无征兆地在“天下钱庄”那辉煌的灯光下,爆炸开来!
整个钱庄,仿佛在这一刹那被施了静止魔法!
正在品茗谈笑的老专家们,被这股突兀爆发、惊心动魄的蓝色宝光猛地攫住了心神!无数道或苍老或深邃、代表着华夏最高鉴藏眼力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齐刷刷地聚焦在那柜台之上!
那件刚从千年尘封中唤醒的——大明宣德御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碗!
历史与现实的撞击!前尘与今生的交汇!命运轮盘滚动的巨轮声,在这一刻震耳欲聋!
真正的鉴宝盛宴,在珠江之畔最顶级的钱庄里,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请大家收藏:()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