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期货风云·蛋白粉桶里的堪舆杀局(1/3)
“功德米”的银山在复式记账法的精密分流下,化作涓涓细流,一部分滋养着栖霞山的佛前香火,更大一部分则悄然汇入陆家米行干涸的河床。
陆子铭捏着那枚温吞吞的铜钱,站在新落成的“陆氏算房”顶层,俯瞰着焕然一新的米行大院。
桐油闪亮的“蛋白粉桶”阵列整齐,如同沉默的士兵,吞吐着雪白的米粮。
沈墨璃那句“喂给织机”的谜语,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铜钱对“甜”的剧烈反应,指向了“织机喂糖”的剧毒阴谋,而“喂它点别的”,更像是一个危险的邀请。
“织机巷……”陆子铭的目光投向苏州城西南角那片低矮、潮湿、终日弥漫着劣质染料和浆纱气味的区域。
那里是苏州织造局下辖官营织坊和无数私营机户的聚集地,也是“织机喂糖”最可能的源头。
他需要一个楔子,撬开那布满毒锈的齿轮。
机会来得猝不及防。
福伯递上一份来自松江府的加急商函,落款是“徐氏棉行”。
信中措辞谦恭,却透着焦灼:徐家新购的五百张新式织机,因南方湿热,关键部件“铁力木齿轮”大批量开裂损毁!急需寻找替代材料,否则整个织坊将陷入瘫痪!愿以重金求购坚韧耐磨、不易开裂的硬木料,数量巨大!
“铁力木……齿轮开裂……替代硬木……”陆子铭脑中瞬间闪过健身房那台老掉牙、但核心轴承依旧坚挺的“诺德士”器械!金属疲劳!材料应力!明朝版工业事故!痛点!天大的痛点!
他猛地攥紧铜钱!这一次,铜钱没有预警危险,反而传递出一种微弱的、指向性的温热,如同探测到矿脉的指针,隐隐指向……仓库西南角那排承重柱的方向?
“材料替代方案?不!这是打开‘织机巷’的万能钥匙!”陆子铭眼中精光爆射!一个更大胆、更疯狂的计划瞬间成型——他要玩一把明朝版的“大宗商品期货”!
三日后,陆家米行总店。
一场规格奇特的“品鉴会”悄然举行。
受邀者不多,却分量十足:松江徐氏棉行大掌柜、几位专营南洋硬木的巨商、瑞昌祥新派来的晋商代表(周扒皮的继任者,姓钱,一脸精明)、以及……苏州织造局一位挂着闲职、却消息灵通的管事太监。
会场中央没有米,没有木料,只有一张巨大的、利玛窦绘制、被陆子铭用炭笔疯狂涂改过的《坤舆万国全图》!地图上,从南洋婆罗洲、暹罗的原始森林,到长江入海口的松江府,被一条粗壮的、标注着季风和洋流箭头的朱砂红线连接!
陆子铭手持一根细长的紫竹竿,点在婆罗洲的位置:
“诸位请看!此地,盛产‘铁梨木’!其木坚逾精铁,虫蚁不侵,水浸百年不朽!正是替代‘铁力木’齿轮的上上之选!”他故意混淆铁力木与更高级的硬木名称。
徐掌柜眼睛瞬间亮了!
竹竿顺着朱砂线划过浩瀚海洋,点在长江口:“然!此木生于瘴疠之地,采伐艰难,海运风险重重!飓风、海盗、礁石、潮湿霉变……十船出海,能有三船抵港已是侥天之幸!更兼沿途税卡层层盘剥,运抵松江,其价几何?”他竹竿重重敲在松江位置,发出“笃”的一声闷响。
南洋木商们纷纷点头,面露苦色。
晋商钱代表则眯起了眼。
“风险巨大,周期漫长,价格波动如怒海行舟!”陆子铭声音陡然拔高,“今日徐氏急需,木价腾贵!明日若南洋风调雨顺,木船齐至,则木价暴跌如崩!买卖双方,皆如刀尖舔血!”
他猛地将竹竿指向地图旁边悬挂的一张巨大、格式前所未见的契书!抬头是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漕运通宝”期木合约!
契书内容,如同利剑劈开传统商道的迷雾:
1.标的物:南洋婆罗洲产“铁梨木”方料(规格、等级清晰界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