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3)
这得高到什么地步?
胡亥如今年仅十岁,这是最亲近他的孩子,嬴政对他颇为宠爱。
但嬴政如今并未想过让他继承大统。
再看一眼胡亥在声誉榜倒数前十的排名,嬴政也无法理解看似聪慧的胡亥,怎会如此愚不可及。
“为何是胡亥为秦二世?”
违反规则二。
【朱元璋:你极为赞赏陈胜吴广?】
朱元璋不理解。
就算多数朝代不曾贬低陈胜吴广起义,但不至于如秦念这般赞赏。
唐朝史籍记载此事时,也多是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以警示后代。
【秦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念:这是时代的最强音,鼓舞着后世无数华夏儿女在绝境中奋起。
仅此一句,陈胜就足以永载史册。
】
刘邦颌首。
他亦是极为赞赏陈胜,认为陈胜有反秦的首义之功。
故追谥陈胜为“隐王”,派人为他守墓并世代祭祀。
………
朱元璋骤然沉默。
此刻他想起他也曾为这句话所鼓舞。
“秦之陈胜、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僧向海明,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辈,若烟消火灭矣。
”
然登基之后,他却是如此评价陈胜。
“偏偏有些王朝——忘本啊”。
………
嬴政本该极为不喜此言。
但看到那句“在绝境中奋起”,他就不得不再次想到秦念的处境。
那亦是绝境。
………
各朝皇帝就算不喜秦念对“造反”之说的推崇,也都猜得到秦念必然是以造反复秦。
且秦念亦处绝境。
历朝历代任何开国皇帝都未曾面对的绝境:
山河破碎,三境强敌。
【刘邦:只可惜陈胜为其车夫庄贾所杀,吾憾未能与之见。
】
【秦念:这倒不必可惜,陈胜起义时记得自己的出身,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秦念:得势之后却变成了“我生来就是王侯将相,你怎能提我的过去”,杀害只是说出他旧事的故友,最终众叛亲离,身死车夫之手。
】
朱元璋只觉更加难堪。
秦念指责陈胜忘记出身,正如先前暗示他朱元璋忘记了出身布衣。
他是天命所归,不是忘记出身!
但朱元璋不能说。
——只要说出来,就会被天幕判定为谎言。
【刘邦:这也可叹。
】
秦念再度感慨甲方有钱真好。
扮演刘邦的打工人,价钱肯定也不低。
【李世民:秦皇,你是民还是天生的王侯将相?】
秦念正感慨刘邦这人设太稳,就见到李世民的问题。
她一时间看不出这个问题是想问什么。
不过就算搞不清李世民的扮演者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她也只需要依照本心与人设进行答复。
【秦念:朕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自然是民。
】
【秦念:说实话,以大秦的名声,得势之前朕都不敢说自己的身世。
】
这话就是秦念在给自己立人设了。
甲方太好说话,她对这份兼职有了比较高的把握。
那就得为之后作打算。
………
暴秦。
嬴政已经知道秦念复秦之前,后世是如何看待大秦。
再看秦念此言,竟是心绪相当复杂。
他的后人,因为“暴秦”的名声,不敢言及出身?
【李世民:此道多艰,望秦皇必自珍重。
】
秦念觉得有点尴尬。
这种自己编了个创业艰难的人设,然后被李世民安慰——她好像个欺骗他人感情的人渣。
于是秦念果断转移话题。
【秦念:今天是刘邦的话题。
刘邦,你起兵之后让雍齿守卫丰邑,结果他反手降魏。
你反过来攻打丰邑,前两次都被雍齿守下来,此时你是什么心情?】
“秦念定是觉得难为情,才如此生硬地转变话题。
”
今日在李世民身边的不是文武百官,而是长孙皇后。
在天幕再度发生变化时,李世民命人将李承乾和李治都带了过来。
十日前帝后商谈,长孙皇后认为既然天幕透露太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