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3/3)
【秦念:那肯定会寝食难安。
】
【刘邦:那你与吾有何区别?!】
【秦念:朕无需以分封来巩固统治。
韩信若在此世,则必享殊荣,却不会裂土封王反过来威胁中央。
】
【刘邦:……】
刘邦很想说,不将攻占的土地与财富赐给功臣,他又怎能获得天下的效忠。
但事实却是秦念亦以造反起家,虽是始皇之后却不能用始皇之名。
又不信天意,还高傲到不屑于伪造天命所归。
位处绝境之中,偏偏就是造反复秦,民心更是居于所有皇帝之首。
他还真没办法以此言进行反问。
………
“义父!”
淮阴侯府的大门一开,刘恒不顾许多黔首在此围观,就拜倒在地,口称义父。
只是哭得太久,声音嘶哑得不像话。
护送刘恒至此的樊哙亦是行跪拜之礼。
他极为敬重大王。
哪怕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他也依旧以对待诸侯王的方式对待他。
有一次韩信到他府上,樊哙就以跪拜之礼送迎,并称:“大王乃肯临臣!”
韩信没管其他人,只是对着刘恒说出两个字,就转身而去:
“进来。
”
刘恒大喜,连忙起身跟随。
见其他卫士要随他入内,刘恒哑着嗓子喝退他们:
“义父会护孤周全,你们不得入内!”
樊哙亦拦下众人。
待刘恒入内,淮阴侯府再度大门紧闭。
樊哙恭敬地立于一侧等候。
韩信高大,哪怕没有疾行,刘恒要跟上他也得一路小跑。
【李世民:韩信之死,非独高祖之罪也。
】
秦念笑了一声。
倒不是笑李世民帮刘邦说话。
而是唐太宗对韩信的评价,其原文是“乃知韩、彭菹醢,非高祖之罪也”。
扮演者却加了一个“独”字。
她都帮韩信说了这么多话,李世民的扮演者不加这个字才是不知变通。
【刘彻:高祖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韩信却不肯即刻出兵相援,要求高祖先立他为假齐王,如此行径,就是大错。
】
淮阴侯府毕竟只是侯府,刘恒跟着小跑一阵,就随韩信到了后院。
此时已乖巧地坐在韩信身边的坐席上。
他才七岁,读的史书很少。
关于义父的事情,他都是从天幕上得知。
之前他只知道阿父忌惮义父,故而无罪而削其王爵,甚至诬其谋反。
不想义父的王爵居然是这么来的。
见刘恒疑惑地看向自己,韩信却不觉有过:“孤以功勋封王,何错之有?”
刘恒:“……义父说得对。
”
此刻刘恒庆幸他还只是太子,天幕不会将他的话视为谎言。
【秦念:所以你家高祖怎么总是被围,是太菜了吗?】
汉高祖的武功当然不差,绝对远远算不上“菜”。
他确实有败绩,但那得看败绩的对象是谁。
秦念只是在调侃刘邦的扮演者,以增加节目效果。
用反问句就可以规避禁止谎言的群规则三。
【刘彻:……】
刘彻知道秦念一定会想办法为韩信开脱罪责。
但完全没想到秦念的关注点会如此离奇。
君王被围,臣子挟制称王,秦念关注的却是君王为何被围?
“总是被围”——
高祖也就被围过几次,很多吗?
秦念对韩信为何如此偏爱?
【刘邦:你对韩信的偏爱未免太过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