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3)
【秦念:唯有将道路、堡垒与城池修到草原的尽头,才能根绝游牧异族之患。
】
秦念没有说清朝控制游牧民族的方法。
一是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平定准噶尔部,历时七十多年。
二是满蒙联姻持续到清朝灭亡,这完全不适配汉族政权。
三是宗教控制后患无穷,会增加同化难度。
所以她选择另一套难度更高,效力更强的方案。
【朱棣:在草原上修城池?】
【朱元璋:建一座城就需十数年之功,以草原之广袤,又当修建多少城池与堡垒?】
秦念此话一出,朱元璋都觉得她是异想天开。
若非此前秦念就展现其极高的军政才能,朱元璋就不会只是疑惑。
有此疑惑的也远不止是朱元璋一人,各朝皇帝都觉得秦念之言毫无可行性。
………
刘彻本欲直接嘲讽秦念。
元朔年间他就在主父偃的谏言下筑朔方城,他清楚建城的耗费。
若是深入北漠,这建城难度还将陡增!
难不成是秦念居“夜郎”之地,不知草原之广?
但他刚要开口就被卫青婉言劝下。
如卫青所言,既然朱元璋已经问了,他只需稍待秦念答复即可。
【秦念:匈奴之北已经做到了。
】
秦念说的就是沙俄的堡垒线。
沙俄从根本上解决了游牧民族的结构性威胁。
【朱元璋:……】
寂然的不只是朱元璋。
是各朝所有皇帝。
他们当然知道秦念口中的“匈奴之北”是什么东西。
那是后世华夏面对的北方异族!
此前他们只当秦念面对的是面积远大于华夏的异族,甚至是三面皆敌,却不知强敌究竟有多强。
直至此刻。
能够在北方大漠修建城池,彻底掌控草原的北方异国,将会强盛到何种地步?
【秦念:在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修建城池,沿河流与道路修建军事堡垒形成分割草原的堡垒链,即可破坏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并切断其逐水草而居的季节性迁徙。
】
【嬴政:夜郎如何自保?】
得知秦念究竟面临怎样可怕的境地,嬴政神色肃然。
倘若匈奴如此掌控草原,嬴政必然寝食难安。
而秦念所面对的还不止是匈奴之北,还有西域之西与东海之东!
能并称“强汉”,这另外的两国必然也不可小觑。
【秦念:匈奴之北的劲敌是西域之西,夜郎挡住西域之西从海上发起的战争后,就不再是刀俎之下的鱼肉。
】
秦念代入嘉庆之后的清朝。
当时沙俄的扩张重心在于欧洲和中亚,与英国正处于战略对抗时期。
理论上只要顶住1840年的第一次中英战争,英国无法从此次远征中获取足够的利益,就必然会改变对中政策。
华夏就有在英俄之间周旋的余地。
………
“匈奴之北的劲敌是西域之西”。
刘彻眉头紧皱。
他从秦念这句话,看出未来的华夏恐怕也只有自保之力。
北方异族在草原修建“堡垒链”,或许也有防秦念北上袭扰之效用。
异族修“堡垒链”以御华夏——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而海洋……
刘彻记得明朝禁海,取代明朝的异族亦是“闭关锁国”。
秦念造反复秦,此时定然没有多少楼船,无法从海上发起反攻。
此时的华夏,当真就成了“夜郎”。
被封锁在一隅之地,只能被动防守而无法反攻。
以秦念的狂妄,却面对这种局面,倒也无怪她对各朝帝王冷嘲热讽。
龙困于渊。
【嬴政: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