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3)
听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个典故时,秦念以为刘秀肯定是见过阴丽华,才会有这样的宣言。
结果打开《后汉书》一看:
“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
”
刘秀到新野,听说阴丽华很美,于是心悦之。
怎么说呢——往好点的方向说,刘秀这是志向远大。
那时的刘秀还需要自己种地,却敢肖想新野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的阴氏家族的女儿。
这似乎有点不符合汉光武帝的低调,但看史书就不难发现:
哥哥刘縯好侠养士,弟弟刘秀臧亡匿死,这两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灯。
秦念说刘秀上限锁死在县令,是因为假如没有王莽篡汉,当时的西汉已被外戚和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刘秀再优秀也没有出头之地。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刘秀藏匿亡命之徒的时候,当地的官吏不敢上门,说明刘秀也算得上地头蛇。
加上曾有到长安就学的经历,所以有可能和他父亲刘钦那样官至县令。
………
阴丽华愣了下。
骤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于天幕,她有些惶恐。
但很快就恢复平静。
后世秦皇这句话的重点在于陛下,并不在她。
【刘庄:……】
现在刘庄知道阿父为何让他慎言了。
这秦念说话实在难听。
不仅难听,还切中要害。
【秦念:不妨说说看,你觉得谁能实现西汉的中兴?】
【刘庄:……】
他都已经沉默以对,这秦念怎么还追着问?
刘庄只能绷着脸继续沉默。
他不仅无法作答,而且也不能作答。
阿父为汉室中兴之主,身为人子,刘庄不能回答其他人也能中兴汉室。
另一方面,刘庄也认为只有阿父能中兴汉室。
【刘秀:倘若平帝能平安长成,或许也能中兴汉室。
】
历经七个话题,刘秀已经相当了解秦念的性格。
她虽然是睚眦必报的性格,但阳儿还不算太过得罪她。
阳儿哑口无言一次,应该就能让秦念消气,不至于一再追问。
现在秦念追问阳儿,那必然是别有目的。
秦念之前问自己“假设没有王莽这个人,你觉得西汉还能传承多久”,与“谁能实现西汉的中兴”之问呼应。
于是刘秀接过话题,为阳儿解围。
【秦念:汉平帝刘衎能够登基,是因为他只有九岁,好操控——他有机会“平安长成”?】
【刘秀:……】
秦念这句话,让刘秀看出秦念究竟想说什么——
即便没有王莽,只要权臣需要一个好操控的皇帝,那么在位的皇帝就都没机会长大。
【刘彻:后世汉帝被权臣所操控?】
刘彻终于明白秦念怎么反复提及霍光。
他让八岁的刘弗陵即位,如果霍光有王莽之心,大汉恐怕真的危矣。
让幼主不能长成,然后继续扶持幼帝……
这时候宗室何在?
刘彻很快就想到他以推恩令削弱诸侯王。
诸侯不能威胁中央的同时,也无法拱卫中央。
这正是高祖此前就询问过的事情。
【秦念:刘衎九岁即位,死于十五岁,死因——刘秀,你知道他怎么死的吗?】
【刘秀:有鸩弑的传闻,但无法确定。
】
其实也不必确定。
王莽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否则不会在平帝时期就不断排除异己,并以各种方式为自己造势。
刘秀清楚,王莽必然不会让平帝活到亲政之时。
【秦念:刘衎死后,王莽从宗室中选了最年幼的刘婴,学“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自称假皇帝,封两岁的刘婴为太子。
】
【刘彻:文武百官无人阻他?】
【秦念:反对他的官员早就被免职,朝堂中只剩下王莽的亲信。
】
【刘彻:……】
为何会出现可以左右朝政的权臣?
刘彻想问,却没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