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3)
【刘秀:谢秦皇相告。
】
刘秀诚心道谢。
如此廉洁的能臣,却卒于县令之职,实在可惜。
【秦念:在外戚的处置上,你完全比不上你儿子。
在你的“恩宠”下,阴丽华的弟弟阴就诈骗皇子千万钱却不受罚,阴氏一族居然还出现了敢杀你女儿的人——要不是刘庄对外戚处置得当,阴丽华的名声算是被你毁完了。
】
郦邑公主刘绶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女,嫁阴就之子阴丰。
“公主娇妒,丰亦狷急。
永平二年,遂杀主,被诛,父母当坐,皆自杀,国除。
帝以舅氏故,不极其刑。
”
阴丰居然敢杀公主,可见阴氏一族有多张狂。
汉明帝刘庄的反应相当迅速,逼阴丰及阴就夫妇自尽,除其国。
刘庄对外戚是“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阴氏一族就此没落。
这才是真正的限制外戚。
汉光武帝不喜外戚乱国,为此将吕后移出高庙,但他限制外戚的手段却是“后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之半耳”。
所谓的“不过九卿”,事实上刘秀曾想让阴丽华的哥哥阴兴当三公之一的大司马,是阴兴叩头流涕推辞,才让阴氏一族止步九卿。
可以说限制了,但没完全限制。
【刘秀:?!!】
大惊之后,刘秀连忙询问是谁敢这么做,但被天幕所阻。
显然这等罪行发生在阳儿即位之后。
想到对外戚的恩宠,居然不仅导致自身被讥讽“心尖上的外戚”,还致使女儿被杀、阴丽华名声受损……
刘秀已是冷汗涔涔。
他分明在提防外戚,却因私心致使阴氏一族骄狂至此!
阴就诈骗皇子千万钱,此事尚未发生,但刘秀已经明白他绝不能再放纵外戚。
此时阴丽华脸色骤变。
弟弟阴就诈骗皇子千万钱,更有族人杀害公主……
她记得赵匡胤在皇后死后包庇其弟,致使帝后皆被后世唾骂。
不行,她必须劝谏陛下,不能再恩宠家族。
这不仅会使得陛下为后世所讥,更会引发家族大祸!
【刘庄:外戚之过,阿母并未参与,与她何干?】
【秦念:你因一人之罪给人诛族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其中多少人无辜?】
【刘庄:……】
【秦念:家族因阴丽华得势,她却不去约束族人,家族的过错当然会反噬其身。
】
既然刘秀是因为阴丽华而纵容她的家族,秦念就打蛇打七寸:
外戚家族的过错,会被后人视为阴丽华的过错,剧本中的刘秀就该掂量着来。
其实阴氏一族最大的族祸还不是刘庄限制外戚。
阴识的曾孙女是汉和帝刘肇第一任皇后,邓绥入宫后受宠,阴氏就用巫蛊之术诅咒邓绥,甚至在刘肇病危时扬言“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
也就是想要族诛邓绥。
结果刘肇没死,病愈后废黜阴皇后。
阴氏的父亲自尽、弟弟阴辅被杀,弟弟阴轶、阴敞及家属被流放日南郡比景县,阴氏宗亲也全部被免官遣返回乡。
邓绥临朝称制后,将被流放的阴氏族人赦免,让他们回到故郡,归还资财五百多万,但阴氏一族因此彻底没落。
【刘秀:谢秦皇指教,朕不会再纵容外戚作乱。
有犯罪者,皆依律处置!】
阴氏一族的族人震恐。
阴识、阴兴反倒皆松了口气。
他们本就对陛下贵宠而惶恐,多次推辞受赏,就是既忧损及陛下声誉,又恐家族盛极而衰。
可幼弟阴就不知收敛,族中居然还会出现敢杀害公主的逆贼。
如今陛下不再纵容外戚,阴识、阴兴觉得如此才能使得家族得以延续。
【秦念:刘炟,你爹严格限制外戚,你却是好一个“仁”君。
跟刘秀学的为了外戚罢免忠臣,后世记着你干的蠢事。
】
【刘秀:……】
【刘炟:朕不知是何事,或是尚未行此事!】
刘炟完全不解秦念之意。
他何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