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3/3)
无人敢表示反对。
【嬴政:军职不得以爵位抵罪,于国有何益?】
【秦念:一爵不能两用,想留着爵位抵罪,可以不申请晋升,一直当伍长。
依法治国最重公平,后世爵位不能用于抵罪,太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有爵者?】
【嬴政:……】
嬴政的沉默,在于他没想到秦念的依法治国竟“公平”至此。
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话竟能现于天幕,未被视作谎言。
【秦念:庶子役也应尽快免除。
战国时期属于战时状态,需要尽可能激发战争潜力,迫使百姓追求军功。
但大秦已然一统,就必须从战时转变为常态,否则必生民怨。
】
所谓庶子役,指的是无爵者随时可能被指定为“庶子”,被迫为爵主服役。
若爵主无役事,庶子每月要为其服役六日;若爵主在服徭役,庶子就要随同爵主服役,且不计入自身的徭役。
比起爵位赋予的各项特权,这庶子役才是逼迫秦人求取爵位的最大动因。
成年即有可能被抽取为庶子。
当地有爵者越多、爵位越高,被点为庶子的概率就越高。
最低的公士会授予庶子一人,爵位越高人数越多。
想要不白给爵主打工,就得获取爵位脱离庶子池,这就是在逼迫秦人获取爵位。
【嬴政:可。
】
此字现于天幕的瞬间,嬴政的民心骤升近百位!
大秦黔首对五年服役并不了解,难免有些忐忑。
也担忧服役五年后,始皇帝陛下经常发起战争,不断征发“退役兵”。
但庶子役的免除,让数量最多的无爵秦人欣喜若狂!
即便是有爵位的秦人,也大多赞同废除这一政策。
虽然这一爵位特权被废除,但他们的子嗣也不必再服庶子役。
——有爵者的子嗣如果没有爵位,也会被抽丁服庶子役。
………
刘季直咬牙。
此前他只觉秦念有大义,自己得了天大的好处,如今他却是感受到危机将至。
难怪秦念说声誉榜排前九的帝王才能救世。
军功爵制这些改制,全都指向削夺高爵者的特权!
凡高爵者,皆为秦朝位高权重之辈。
始皇帝一言即可定改制,但他的继任者若是这么改制,容易死于非命。
“我等现在就回沛县。
”
刘季已经想好出路:他会手书数封任命书交给亲信。
待咸阳前来迎接他的精兵一到,曹参就会接管军队,并在军中安插沛县之人。
此后曹参将会领军护送萧何接管泗水郡,再领一郡之兵与自己汇合。
刘季已决定领沛县兵驰往淮阴找到兵仙韩信,再借天幕之威掌控紧邻泗水郡的东海郡。
挟两郡之兵前往咸阳,于途经郡县抽调军队,才能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安危。
此事必须要快,慢则生变!
【秦念:按军爵赐田宅也应视情况逐步减少。
吞并六国之后,短时间内无法再获得这么多适宜耕作的疆域,随着人口的繁衍生息,人均耕地只会减少。
】
【嬴政:可。
】
刘季只想求秦念可别说了。
继续这么说下去,他都不知道会有多少秦朝的权贵敌视自己。
但另一方面,刘季也清楚秦念所言皆为治世正道。
牵扯众多的军功爵制,秦念居然当真给出了改革之道,且条条直指核心。
【秦念:随着人口的增加,比如汉巅峰期约有6千万、唐8千万、宋1亿、明1.5亿——当适役人口高于常备军队时,会有大量人口无需服兵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