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3)
多,嬴政当即决定再度修法。
已经修过数次秦法的李斯此番没有任何怨言。
他犯下滔天之罪,陛下愿留他性命,他已是感激不尽。
【秦念:第三,严禁黄赌毒。
黄指卖淫嫖娼,必然附带人口贩卖、强迫卖淫等罪行,且对社会风尚极为不利。
嫖娼本就是徒耗家产,隋唐以来性病泛滥,因病致贫、因贫生乱者数不胜数。
】
【李世民:……】
李世民想解释大唐严禁逼良为娼。
但看到“隋唐以来性病泛滥”,李世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武曌:还请秦皇详述社会风尚。
】
武曌清楚,“人口贩卖、强迫卖淫”等罪行与因贫生乱,都不足以让各朝禁“黄”。
各朝只会认为,禁止逼良为娼即可解决前者,而后者——
贫者何其多也?
就连武曌自己,在秦念言天下大同之前,也不曾想过应使所有百姓富足。
倒是社会风尚之说,或许更有成效。
【秦念:一个嫖娼的人,和一个洁身自好的人,所有人都知道后者品行更好。
但朝廷不禁嫖娼,反而从中获利,实则就是鼓励百姓道德低下——后世对儒家以礼治世却不禁嫖娼的评价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
各朝儒生、尤其是嫖过娼的儒生,皆被这句话讥讽得脸色煞白。
没人能否认洁身自好者品行高于嫖娼者。
却有许多文人以嫖娼为风流。
正合后世那句难听至极的嘲讽。
【武曌:秦皇所言极是。
】
【李世民:朕将改错。
】
李世民叹道。
在秦念点出谬误之前,李世民竟然完全没有意识到朝堂借官妓获利有何不对。
【秦念:赌场所关联的各项犯罪朕就不多说了,群里各朝本就都禁赌。
】
【嬴政:何谓毒?】
秦念将古代五石散与后世鸦片的危害发到群里。
当她说完后世异族如何制造鸦烟流毒之祸,各朝都表态必禁三者。
【秦念:第四,防患于未然。
许多犯罪在发生之前只是口角问题。
所以如果亲属、乡邻之间发生矛盾,就可以告到官府。
理亏者徙边,其亲属可自愿随同迁徙。
】
【刘彻:有矛盾就流放?】
【秦念:这是物理隔离,流放那是犯罪,会受到监管不能离开当地。
迁徙外地者可以搬回内地城镇,只是不在其他地方额外赐田,也不能回原籍,原籍是京城可以除外。
】
【刘彻:……】
刘彻感觉哪里不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嬴政:善。
】
嬴政却十分赞赏秦念此策。
如此一来,不仅能让亲属邻里间的矛盾大为减少,更是能充实边境。
且有理有据。
这种“迁徙”,其实就是换一个地方分配土地。
嬴政经常迁徙百姓,并不认为这么做有何不可。
【李世民:亲属相告也要迁徙一方?若是子女状告父母,又当如何?】
【秦念:父母于子女有生养之恩,既然如此无论谁理亏,一律迁走子女。
待父母年过五十,官府应替父母向子女追讨赡养费用,金额为养老所需的费用均摊至所有子女。
】
【李世民:……?】
李世民陷入迷茫。
啊?
生养之恩、赡养费……是这么算的吗?
【朱棣:此举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朱棣忍不住道。
就算可孝不可顺,但也不该是赡养只付钱。
【秦念:子女宁可举家迁徙到艰苦的边境,也不想见到父母,你该问的是父母为什么能把子女逼到这个地步。
】
【朱棣:……】
【秦念:朕不妨直说了。
这迁徙之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