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3)
人竟能如此灵活。
丞相能借调官员,却不能直接调任官员。
借调一年,官员就需要调回原职。
此官员若当真有足够的能力,皇帝也能破格留用。
这就既限制了丞相的权力,又能确保丞相有可用之人,不至于因无法任免官员而难以施政。
那就只剩下一个问题,倘若丞相借调的官员官职太低,又如何能够施政?
【秦念:一般而言,丞相借调来的官员,是以丞相的名义实施政务,若有朝中官员因其位卑而不配合工作,那就可以视为对丞相、甚至是对皇帝的不敬。
】
【秦念:特殊情况下,丞相可申请组建专项组,组内成员无论职位高低,都以专项组的名义共同施政。
专项组级别由皇帝来确定,专项事务完成,则专项组解散,组内成员各归原岗。
】
【刘秀:如此甚佳!】
刘秀赞叹。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尤其是各项制度的改革,必然会触及许多权贵的利益。
想要压制这些权贵,原本需要提拔许多官员,使其官职足以抗衡权贵。
但如此一来,待改革完成,又得面对高官数量众多的问题。
这专项组与借调制度,却可解这两难之症!
【朱棣:如此一来,负责考核任免的吏部是否权力过大?】
朱棣也加入讨论。
经过二十日的思考,朱棣对权力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废除丞相,分散相权,群臣就会以党争来获取完整的相权。
相权被分散之后并不会消弭,而是依旧存在。
秦念剥离相权的吏治部分,这部分相权实则转向吏部尚书。
【秦念:吏部对官吏的考核与任免,应严格遵照行政法实施。
同级官吏评优的比例是多少,怎么算才是不合格,连续几年评优可晋升,连续几年不合格才能被降职或罢免等,都需要在立法时慎重考虑。
】
【刘彻:不合格的官吏还需要连续几年才能被黜免?】
刘彻很是不解。
不合格就该被当场黜免,何必连续几年?
【秦念:被皇帝认定为不合格的官吏,可以当场降职或罢免,但吏部不能有这么高的权力。
事实上,官吏的考核结果不一定与能力有关,尤其是地方官员。
】
【刘彻:何意?】
【秦念:因为考核结果可以作假。
如果一次不合格就可以降职或者罢免,谁可以决定考核结果,谁就是当地的土皇帝。
】
【刘彻:!】
刘彻不是惊于考核结果可作假,这种事甚至可以说是常见。
此前得知察举制的弊端后,刘彻就让张汤去彻查这些“贤良”的背景。
这些年各郡国举荐的人才一年不如一年。
刘彻本以为是人才有限所致,得秦念提醒,才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举荐人私心所致。
果然,张汤查出的结果,就是这几年的“贤才”多出身世家权贵。
刘彻已借此削除许多诸侯的爵位。
秦念此言令刘彻吃惊的,是“土皇帝”一词!
身为皇帝,她就算是想讥讽地方官员,也不该这么说话!
但秦念对皇位的轻视早已有之,刘彻清楚他若是和秦念争辩用词,她只会说出更多对皇权不利的言辞。
故而刘彻再怎么不喜此言,也只能视而不见。
【李世民:可如此一来,若是有官吏鱼肉百姓,岂不是也不能及时处置?】
李世民也熟练地略过“土皇帝”一词。
秦念的特殊,常驻皇帝们都心知肚明。
【秦念:不合格,指的是绩效考核不达标。
官吏鱼肉百姓属于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