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3)
对于‘牧兴怀’这个名字,陈老可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毕竟这半个多月来,玥玥的病情可以算得上是每天都在好转。
在陈老原本的预估中,玥玥至少还需要再持续用药三个月,才能逐渐减少药量,可是现在看来,估计再有两个月,他就可以开始逐渐给玥玥减少药量了。
这足以证明,那份经过那位牧小大夫修改后的药方有多契合玥玥的病情。
但他也是真没有想到,牧兴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仅擅长针灸和脑病,在肺病上也这么有研究。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来着?
陈老仔细回想。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刚刚出师呢,碰到点比芝麻稍微大一点的病,都得去找师父帮忙把关。
随后他才抬头看向那张处方单的正文。
但是仅仅只是看了七八行之后,陈老就突然把手机翻转了过去。
——因为这是一张他从医六十年来,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药方。
也就是说,这张药方很有可能是那位牧小大夫的秘方。
不管这张药方是那位牧小大夫自己研究出来的,还是他的师门或者是他的祖上传下来的,他都不应该私自验看。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唐波峻出声提醒道:“师父?”
陈老当即抬头看了过去。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还在桐济堂坐诊,而且还有好几个病人没有看完。
他当即压下心底的失望,坐回到了问诊桌前。
就这样,等他给那些病人看完病之后,已经是八点半的事情了。
到这时,除去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他们今天已经在诊室里坐了整整十个小时了。
就连年纪轻轻的唐波峻起身的时候也忍不住扶了一下腰,更别说是马上就要过八十大寿的陈老了。
唐波峻连忙伸手扶住了他。
“那您看,一会儿我们是出去吃,还是点外卖?”
“你点外卖吧,我是懒得再折腾了。
”
陈老一边按着腰,一边向门外走去。
唐波峻:“好。
”
而后他们就看见赵老也正好在这个时候,被左自从不远处的另一间诊室里搀扶着走了出来。
显然,他们也是刚刚才把今天的病人看完。
于是他们打了个招呼之后,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
陈老:“你今天看了多少个病人?”
赵老:“不多不少,正好六十六个。
”
“你呢?”
陈老:“跟你差不多,六十四个。
”
“还是老了,这要是年轻那会儿,一天看七八十个病人,气都不带多喘一声的。
”
等下了楼,他们就看到针灸科那边也还亮着灯。
“老董那边竟然到现在都还没有忙完吗?”
左自当即解释道:“没办法,因为陈师伯你上个月治好了那位德国来的大学教授的慢性肾炎,对方回国之后,在社交网站上连着发了三篇夸赞我们的长文……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来我们桐济堂看病的外地人又多了不少。
”
说到这里,赵老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对了,肿瘤科的徐高谊,还有内科的粱泰宁、汤桦,是不是都要回去了?”
肿瘤科的徐高谊是陈老的四师弟的弟子。
内科的粱泰宁和汤桦,一个是他的一位好友的弟子,一个是他的外甥。
他们和左自一样,都是来桐济堂进修的。
本来半年前他们就已经完成了进修任务了,只是因为当时桐济堂人手有些不足,所以就跟他们还有他们的师父商量了一下,让他们在桐济堂多留了半年。
所以现在,桐济堂也确实是不好再留着他们了。
这也就意味着桐济堂马上就又要失去三员大将。
偏偏眼下又正好是桐济堂最忙碌的时候。
赵老:“看来得尽快再招一批人手才行。
”
“我记得我的那位五师弟的六徒弟好像已经出师了,他的基本功还挺扎实的,我一会儿给我的那位五师弟打个电话,看看能不能把他要过来。
”
不过除了他之外,赵老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了。
至于他的徒弟,这会儿也大多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