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发霉谷粒“证据链”,齐了!(2/3)
带了过来。
其中一个年轻点的,脸色还有点苍白,捂着肚子说:“李哥,我前几天吃了伙房的糙米饭,当天晚上就开始拉肚子,拉得站都站不住,差点没死了。
当时还以为是自己着凉了,现在看来,肯定是吃了那发霉的粮食!”
另一个士兵也说:“我也一样!那天的米汤闻着就有股怪味,我没敢多喝,就拉了两天,我同桌的弟兄喝了三大碗,现在还躺床上呢!”
李砚让他们把自己的症状和发病时间都写下来,签上名字按上手印。
这些,都是重要的“人证”。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桌子上却堆得越来越满——发霉的谷粒、有问题的账本、私藏的精米、士兵的证词……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就这么摆在了阳光下。
“齐了。
”李砚看着这些证据,长长舒了口气。
从发现发霉的粮食,到找到私藏的精米,再到核对账本,找齐人证,虽然花了大半天时间,但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他想起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只能跟着士兵们啃带沙子的窝头。
那时候他就觉得这军营的后勤有问题,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居然有人敢用发霉的粮食毒害士兵。
“在地球,食品安全是红线,谁碰谁倒霉。
”李砚心里感慨,“没想到在这古代军营,居然成了某些人中饱私囊的工具。
今天我就当回‘食药监’,好好查查这案子。
”
夕阳西下,把院子里的影子拉得老长。
李砚让人把所有证据都小心地收好,发霉的粮食和私藏的精米都贴上封条,由侯爷的亲兵看管。
账本和证词则由他亲自保管。
“老赵,你带两个人,把这些士兵送回去,再给他们弄点干净的粥喝。
”李砚吩咐道,“告诉伙房,用新米煮,别再用那些发霉的了。
”
“好嘞!”老赵乐呵呵地应着,又忍不住问,“李哥,咱这就去找侯爷?”
“不急。
”李砚看了眼天色,“现在侯爷估计在跟将领们议事,等明天早朝,我再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些证据拿出来。
到时候,就算有人想护着他,也护不住了。
”
他知道,王校尉在军营里经营多年,肯定有不少人跟他利益相关。
要是私下去找侯爷,说不定会被人截胡,或者找借口压下来。
只有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证据摆出来,让所有人都看到,才能让王校尉无从抵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风渐起,吹得院子里的旗帜“哗啦”作响。
李砚走到门口,望着远处王校尉营房的方向,那里隐约有灯火闪动,想来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巢”已经被端了。
“等着吧,王校尉。
”李砚低声自语,眼神锐利如刀,“你欠弟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