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血色伏笔:夜访端倪(1/3)
晨光像一层薄纱,轻轻盖在街角那家24小时便利店的玻璃门上。
顾轩站在门外,脚踝处的钝痛一阵阵往上窜,像是有根铁丝在骨头缝里来回拉扯。
他没进空调区,而是靠着门框站了几秒,目光扫过店内摄像头的位置——正对收银台,左上角死角大概三十度。
他低头看了眼手里的追踪器残片,芯片背面那串“YR-07-α”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这玩意儿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货,编号带希腊字母后缀,说明是实验型号。
谁在用?谁在装?谁又把它贴到了林若晴的车上?
答案不在他脑子里,而在数据里。
他推门进去,风铃叮当响了一声。
店员正打着哈欠整理货架,连头都没抬。
顾轩径直走向冷藏柜,拿了瓶矿泉水和两个饭团,顺手把外套脱下来搭在臂弯——深灰西装换成了皱巴巴的工装夹克,领带早被他塞进了裤兜。
“扫码还是现金?”店员懒洋洋地问。
“现金。
”他递过去两张皱巴巴的石块,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像是在数节拍。
这是江枫教他的“盲区移位法”:付款时制造短暂视觉干扰,趁店员低头找零,他侧身一转,整个人已滑进摄像头死角。
他没急着走,而是站在热饮机前,假装等咖啡。
眼角余光却盯着垃圾桶——就在收银台后面,绿色塑料桶里堆着昨夜的废纸。
他看见店员顺手把一张打印单和追踪器外壳一起塞了进去,还踩了一脚压实。
那张纸的边角,隐约印着“城投集团后勤采购单”几个字。
顾轩没动声色,端着咖啡走出门,拐进后巷。
他从黑机里调出照片,把芯片编号存进加密区,原图立刻粉碎。
然后他蹲下身,从裤兜摸出一把折叠小刀,轻轻撬开追踪器外壳,取出电路板。
没有品牌标识,没有出厂序列,只有背面蚀刻的一行微码:SRV-YR/α-0427。
0427。
又是这个数字。
他眯起眼。
这不是日期,是坐标。
地下车库931号车位的监控备份编号,也是林若晴偷录像时留下的密码。
现在,它又出现在追踪器上。
有人在用同一套系统,盯着所有人。
包括张宏,包括他,也包括林若晴。
而林若晴……她知道车上有这东西,还把车停在城投楼下,像块活饵。
她是想告诉他:你不是唯一被盯上的猎物。
他把电路板收好,起身拍了拍裤子。
巷子外,城市开始苏醒。
公交车轰隆驶过,早餐摊冒出白烟。
他得赶在系统反应过来前,把这条线捋清楚。
档案馆八点开门。
顾轩提前二十分钟到,混在一群实习生里溜了进去。
人脸识别闸机扫过他时,他微微低头,帽檐压住眉骨,左手自然地挡在脸侧——这是江枫说的“三秒盲区法则”:遮挡+遮挡+错位,足够绕过大多数AI识别。
他直奔公共终端区,登录账号,输入关键词:“市政工程维修记录”。
页面跳出一堆摘要。
他点开“2021年高架焊接事故医疗报销清单”,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
名单很长。
直到看见那一行:
赵铁军,右臂截肢,装配YR-07型军用辅助义肢,康复期心理评估:高风险,建议监控。
他往下拉。
第二条让他呼吸一滞:
匿名退休干部,特批装配YR-07型义肢,使用单位:市府后勤保障处。
没有名字,没有编号,只有备注:“由副市长亲自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