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北望烽烟(1/2)
北部海岸水下铁矿的发现,如同给蓬勃发展的潜龙基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开采的难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缺乏现代潜水设备的情况下,有效获取这些沉睡于海床之下的宝藏?
刘封(士南)召集了老麦、庞宏以及刚刚被委以水军建设重任的于禁,在临海的崖壁上召开了一次现场会议。
海风猎猎,脚下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海水,隐约可见水下那片蕴藏着丰富矿脉的礁石区。
“主公,这矿石虽好,可这开采……”老麦搓着粗糙的大手,望着深邃的海面,面露难色,“人力下潜,不仅深度难及,且无法久留,效率太低,风险太大。
”
于禁凝视着海面,以他陆战将领的眼光审视着:“若筑堤围堰,将海水排出,是否可行?”
庞宏立刻摇头:“于将军,此策耗力耗时太久,动静太大,极易引人注目。
且此处风浪不小,堤坝难固。
”
刘封没有立刻发言,他目光扫过海岸线,看到几艘正在附近作业的渔船,以及更远处一些随着潮水起伏的、被遗弃的旧木船残骸。
一个基于现代工程学原理,却又符合当下技术条件的方案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我们不从上面攻,我们从下面取。
”刘封指向那些旧木船,“将这些废旧船只拖拽过来,选取矿脉最浅、最集中的区域,凿沉它们,形成一道粗糙的屏障,减弱水流冲击。
同时,征集所有擅长水性的渔夫、水手,组建‘潜伐队’。
”
他蹲下身,用石块在沙地上画出示意图:“打造一种特制的、底部开口的巨大藤筐,系上长绳。
潜伐队员携带简易的呼吸竹管(利用中空竹竿延长换气时间),潜至水底,将矿石装入筐内。
岸上的人听信号合力拉绳,将装满矿石的藤筐提起。
我们不需要长时间水下作业,只需要短促、反复的突击。
另外,设计一种大型的、带绞盘的人力吊杆,安装在坚固的平底船上,作为移动的提升平台。
”
这个方案结合了沉箱围护、短时潜水作业和机械提升的思路,虽然原始,却极具可行性。
老麦的眼睛立刻亮了:“妙啊!东家!凿沉破船当屏障,再用绞盘吊杆!俺这就带人去弄!”他仿佛看到了新的挑战,干劲十足。
于禁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这位年轻主公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更加佩服。
就在水下铁矿开采方案紧锣密鼓筹备之时,一匹来自北方的快马,带着滚滚烟尘,携着震动天下的消息,闯入了这片尚且偏安一隅的南疆之地。
“急报!急报!”信使几乎是滚鞍落马,冲进刘封所在的大堂,声音嘶哑而急促,“成都消息!汉中王……不,是陛下!已在成都称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