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伪装的丢弃与安全的移交(1/3)
下午一点半的医院走廊,像被午后的阳光晒得蔫了些,比上午冷清了大半。
大部分病友都窝在病房里休息,有的靠在床头看报纸,有的戴着耳机听收音机,只有零星几个护士推着治疗盘匆匆走过,白色的身影在走廊里划过一道轻快的弧线。
治疗盘里的玻璃瓶碰撞着,发出“叮叮当当”的轻响,混着远处护士站传来的“滴——”的打卡声,构成一种慵懒又规律的午后节奏。
林辰、苏婉清和周莉在护士站门口集合。
林辰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白病号服,外面套了件苏婉清带来的黑色夹克——是她哥哥以前穿的旧款,袖口磨出了细细的毛边,领口还留着淡淡的洗衣液香味。
苏婉清特意帮他拉好拉链,又踮起脚把他的衣领翻立起来:“这样能挡点风,也不容易让人看出你穿的是病号服。
”她的指尖轻轻蹭过林辰的后颈,带着一丝温热的触感,让林辰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苏婉清自己穿着米色风衣,手里提着个黑色的帆布包,包的拉链拉得严严实实——那个银色的跟踪器被放在一个透明密封袋里,外面裹了三层纸巾,再塞进包最底层的内袋里,被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压着,确保不会晃动,也不会被人轻易发现。
她还特意在包里放了瓶矿泉水和一包湿巾,假装是“出门办事用的日常用品”,让包看起来更自然。
周莉依旧穿着白色护士服,胸前别着“周莉”的胸牌,手里抱着一个蓝色封面的病历夹——里面夹着几张空白的化验单和一份旧病历,假装是“去警局送病人补充资料”。
她甚至在病历夹里夹了张女儿幼儿园的绘画作品,画着歪歪扭扭的太阳和小花,偶尔低头时能看到,心里会踏实些。
“都准备好了吗?”周莉扫过两人的穿着和手里的东西,目光在林辰的夹克拉链和苏婉清的包上顿了顿,确认没有破绽。
“准备好了。
”林辰和苏婉清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压得很低,怕被护士站里整理药品的小吴听到。
“那我们走。
”周莉带头走向走廊尽头的电梯,脚步不快不慢,保持着平时上班的节奏,“路上多留意周围,尤其是穿黑夹克、戴口罩的男人,还有反复看我们的陌生人。
林辰,你帮着听听……周围人的想法,有异常立刻说。
”她没明说“读心术”,但林辰懂她的意思,轻轻点了点头。
林辰和苏婉清跟在后面,林辰的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过走廊的每一个角落——304床的张大爷靠在门口的折叠椅上打盹,手里还攥着半张没看完的报纸,心里在想“下午的天气预报说有雨,得让老伴收衣服”;306床的家属蹲在门口削苹果,苹果皮卷得长长的,心里念叨着“病人今天胃口好点了,能多吃两口”;清洁工张阿姨推着清洁车从对面走来,手里拿着拖把,心里哼着“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脚步轻快。
都是些寻常的念头,没有任何关系“跟踪”“林墨”“跟踪器”的想法,林辰紧绷的肩膀稍微放松了些。
走到电梯口,周莉按下下行键。
电梯上方的数字从“5”慢慢往下跳,“叮”的一声轻响,门缓缓打开,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壁上的镜子映出三人的身影。
林辰走进电梯时,目光落在镜子上——镜中的自己脸色还有些苍白,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紧张;苏婉清站在他身边,手悄悄扶着他的胳膊,指尖微微用力;周莉站在按钮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病历夹的边缘。
电梯门关上,缓缓下降,里面只剩下“嗡嗡”的运行声,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别紧张。
”苏婉清察觉到林辰的手有些凉,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小声说,“李警官在警局等着我们,而且我们人多,不会有事的。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林辰侧过头看她,正好对上她温柔的眼神,心里的紧张像被温水浇过,慢慢消散了些。
“嗯。
”林辰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在镜子上,突然想起早上闪回的车祸片段里,也有这样封闭的空间——汽车的驾驶室,也是这样安静,只有引擎的声音,然后就是刺眼的白光……他赶紧甩了甩头,把混乱的念头压下去,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电梯“叮”地一声到达1楼,门缓缓打开。
一楼大厅里热闹得像另一个世界——来看望病人的家属提着水果篮匆匆走过,刚出院的病人被儿女扶着,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穿着蓝色制服的保安站在门口,偶尔帮人提行李。
空气中混合着消毒水味、水果的甜香和外面飘进来的汽车尾气味,嘈杂又充满烟火气。
“跟着我,混在人群里走。
”周莉压低声音说,带头走进大厅,故意往人多的方向走——靠近挂号处的地方,有不少人在排队,正好能挡住他们的身影。
林辰和苏婉清跟在后面,林辰的耳朵里瞬间灌满了各种各样的心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挂号怎么这么慢?妈还在楼上等着做检查呢。
”(排队的年轻男人)
——“终于出院了!回家就能喝老伴炖的鸡汤了。
”(被扶着的老太太)
——“今天的安保巡逻表还没填,等会儿得赶紧去办公室。
”(门口的保安)
——“这个苹果好像不太新鲜,早知道在外面水果店买了。
”(提水果篮的女人)
没有任何异常的想法,甚至没人注意到他们三个。
林辰彻底放心了,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些。
苏婉清悄悄松开扶着他胳膊的手,转而握住他的手,手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布料传过来,让他心里更踏实了。
三人顺利走出医院大门。
门口的广场上停着不少出租车和私家车,黄色的出租车顶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几个司机靠在车旁聊天,手里夹着烟。
公交站就在马路对面,绿色的站牌上写着“市医院站”,下面列着十几条公交线路,3路公交的站牌用红色马克笔圈了圈,是周莉早上特意做的标记。
“过马路的时候慢点,左右看清楚。
”周莉叮嘱道,率先走到斑马线前,等红灯亮起。
林辰和苏婉清跟在她身边,林辰的目光扫过马路对面的公交站——站台上有十几个人在等车,大多是拎着菜篮子的老人和背着书包的学生,看起来都是普通乘客。
没有穿黑夹克的男人,也没有可疑的车辆停在附近。
绿灯亮起,三人快步走过马路。
路上的车不多,只有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缓缓驶过,司机还朝他们笑了笑,心里在想“这几个人走得真急,是不是赶时间”。
走到公交站,林辰故意站在最角落的位置,假装看站牌上的线路图,实则用读心术捕捉周围人的想法:
——“3路怎么还没来?再不来就要迟到了,下午第一节是数学老师的课,要抽查作业。
”(扎马尾的女生,背着沉重的书包,脚边放着一个保温桶)
——“今天的红薯真甜,刚才在医院门口买的,给老伴带回去尝尝。
”(拎着烤红薯的老奶奶,手里的红薯冒着热气,香味飘到林辰鼻尖)
——“赶不上这班车,下一班要等二十分钟,就来不及接孙子放学了。
”(穿灰色外套的大爷,反复看手表)
都是些再正常不过的念头。
林辰松了口气,转头看向苏婉清,正好看到她在偷偷观察站台上的人——她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穿着和动作,像个细心的侦探,林辰心里忍不住笑了笑,伸手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示意她“没事”。
周莉站在中间,手里拿着病历夹,假装翻看里面的“资料”,实则在记周围的环境:公交站后面是一家便利店,门口有监控摄像头;左边是个报刊亭,老板正趴在柜台上打盹;右边是个垃圾桶,旁边没有可疑的人。
她心里想“这里环境安全,监控多,就算有可疑的人,也不敢轻易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