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3)
“昔日黑山军犯境,正是此人助曹操阵前决胜,屡建奇功。
”
“可蹊跷的是,我安插在濮阳的眼线竟探不到李牧踪迹。
”
“不知他是否仍在城中。
若他随夏侯惇同赴鄄城,温侯恐难应对。
”
陈宫身后,“八厨”名士张邈面露忧色。
提及李牧,陈宫眼底闪过一丝不甘。
他与李牧皆是曹操任东郡太守时出仕。
然而李牧迅速崭露头角,于濮阳大破黑山军白饶部,深受曹操重用,此后更是青云直上,功勋累累。
陈宫在李牧的锋芒下显得黯然失色。
曹操对陈宫的任用多限于内政民生,这让心高气傲的陈宫怎能甘心?
“孟卓不必忧虑!”
“李牧虽擅两军对阵,可如今兖州仅剩夏侯惇一部驻守。
”
“鄄城与濮阳,他只能顾其一。
”
“这濮阳城,我陈宫势在必得!”
陈宫信心十足,虽承认李牧的谋略,却绝不认为其在自己之上。
张邈瞥了陈宫一眼,沉默不语。
起兵反曹,张邈不知是对是错。
但箭已离弦,即便前路是错,他也只能一往无前。
“孟德,莫要怨我!”
张邈闭目,眼中掠过一丝狠色。
成大事者,唯狠心者方能成事。
……
城内。
韩浩将两百精锐分为八队,每队二十五人,轮番巡视濮阳四门。
他又告知县丞,有李牧坐镇,叛军不足为惧,命其安抚城中官吏。
县丞听闻李牧在濮阳,顿时大惊。
半年来,他与李牧失去联系,赴鄄城述职时亦探不到李牧踪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濮阳军民几乎默认县丞才是真正的濮阳令,而李牧不过挂名镀金罢了。
“县令大人……在濮阳?”县丞后背发凉。
偷瞄韩浩,见其神色笃定,县丞心中愈发惶恐。
名望如影随形,心中有鬼,岂能不惧?
“我岂会诓你?”韩浩语气坚定,“夏侯将军言明,李牧本可随军前往鄄城,但濮阳重地,岂容叛军染指?”
“故李牧选择留守,欲重现当年濮阳大破黑山军白饶部的壮举。
”
“你且准备,随我去见李牧。
”
韩浩跃跃欲试,已迫不及待。
县丞眼珠急转,欲推辞又恐露破绽,只得硬着头皮随韩浩前往清泉小筑。
“此处……是清泉小筑?”
“传闻此地有位隐士李某人,自号清泉居士,精通占卜,慕名者众多,堪称濮阳名士。
”
县丞对清泉小筑并不陌生,脱口而出。
“莫非……”
他猛然醒悟,双目圆睁,冷汗浸透衣衫。
韩浩疑惑地望向县丞:你曾到访此地?
县丞慌忙摆手:未曾来过。
心中暗自懊悔:这位县令大人实在太会伪装了。
什么清泉居士李某,自己竟还向他求签问卦。
早知如此就该找个借口搪塞韩浩,安心等待陈宫到来。
韩浩不理会县丞的心思,对着清泉小筑郑重行礼,朗声道:濮阳令可在?韩浩求见!
此时清泉小筑内,李牧正细细品尝蔡文姬亲手熬制的鱼汤。
这位才女虽出身书香门第,却因随父避祸多年,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夫君觉得味道如何?蔡文姬托腮凝视,声音轻柔似水。
李牧含笑赞叹:上品鱼汤色如凝脂,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