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3)
有荀彧那句“论两军阵前决胜之能,天下无人能及李牧”在前,谁敢居功自傲?
曹操朗声笑道:“志才,不必妄自菲薄。
显谋虽有才华,但除非事态紧急,否则他几乎不愿献策,军中谋划还得仰仗你啊!”
“当初显谋主动投奔,助我击破黑山军,我还以为他是仰慕我的名声,后来才知,是黑山军毁了他的濮阳家业,还想抢走他的小。
”
“若非如此,显谋恐怕至今仍在濮阳隐居。
”
想到这里,曹操不禁有些郁闷。
李牧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临阵决胜,奇谋迭出,算无遗策。
可偏偏,他不愿争名夺利。
能悠闲度日,便绝不多费心思。
甚至在荀彧举荐戏志才后,李牧还特意写信给曹操,称“戏志才长于征战谋划,其才胜我十倍,可任行军军师”。
因这句话,戏志才初入曹营便身居高位。
曹操连考察都免了,直接让他负责攻打青州黄巾军的战术谋划。
结果显而易见。
莫说料敌先机,戏志才连曹操麾下的骄兵悍将都未能驾驭。
最终还得曹操亲自出面,才稳住局面。
曹操有时甚至怀疑,李牧此举究竟是在提携戏志才,还是在捧杀他。
正闲谈间,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斥候满头大汗,背后插着三根兽羽,径直闯入帅帐。
平日斥候仅插一根兽羽,两根代表重要军情,而三根则意味着生死攸关的紧急军报!
见斥候背负三根兽羽,帐内文武官员皆神色大变。
“主公,兖州急报!”
探马屈膝跪倒,双手高举加急信筒,汗珠滚落,呼吸急促。
曹操猛然站起:速速递来!
典韦大步上前,将信筒转呈主公。
曹操利落地取出绢帛,目光一扫,面色骤变。
张孟卓,竟真背弃旧谊。
戏志才急步近前:主公,兖州出了何事?
曹操将密信甩给谋士,铁拳砸向案几:张邈勾结陈宫引吕布入兖,各郡望风而降!若失根基,我等将无家可归!
这恰是喜极生悲。
眼看郯城将破,陶谦败亡在即,岂料后院起火!
夏侯渊怒发冲冠:末将愿率轻骑杀回,定取二贼首级!
帐中诸将群情激愤,喊杀震天。
徐州之功毁于一旦,家中亲眷更恐遭叛军——怎不叫人怒火中烧?
曹操胸中亦燃起滔天恨意,恨不能插翅飞返鄄城,亲手诛杀叛臣。
然荀彧急报显示,兖州诸城皆叛。
当务之急已非复仇,而是如何保住立足之地。
志才可有妙计?
曹操凝视心腹谋士,唯此人能洞悉他真正忧虑。
(上架前百评加更五万)
第10章三胜之论,大隐隐于市
张陈二人表面拥立吕布,实欲驱虎吞狼。
然吕奉先豺狼之性,先弑丁原,后诛董卓,岂甘受人摆布?三方必生龃龉——此其一胜。
戏志才眸中精光闪烁,直指要害。
兖州虽多城易帜,然明公昔破黑山、剿黄巾、败袁术,威名犹在。
下官断言,叛城中必有忠义之士蛰伏待机——此其二胜。
“此乃明公的第二胜机。
”
“鄄城有荀彧与程昱坐镇,濮阳则有李牧驻守。
只要这两城稳固,张邈、陈宫便无法在泰山险道设伏截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