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机遇之窗(1/3)
连续几日的奔波与小本生意,让萧远积累了些许实战经验,但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仅靠倒卖几分钱差价的小商品,想要在春节前攒够去广东的资本,无异于杯水车薪。
他需要更高效、更具杠杆效应的机会。
六月二十日清晨,萧远再次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前往县城。
与前几日目标明确地前往集市不同,他今天的目的地是县城中心的新华书店。
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他昨晚仔细权衡后的决定。
系统每日提供的信息查询次数有限,且过于具体、短期化的商业信息(如某个集市明日萝卜价格)对于宏观布局帮助不大。
他需要更基础、更宏观的信息来指引方向。
而书籍,尤其是这个时代的新华书店里那些关于经济、地理、甚至外贸政策的书籍,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
此外,他也存着一丝渺茫的希望:县城的新华书店,有没有可能遇到一些需要信息或帮助的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毕竟,系统曾模糊提示过有外部采购商在梧州地区活动。
早晨的新华书店,安静中带着一丝庄重。
玻璃柜台擦得锃亮,木质书架高耸,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特有的清香。
几个顾客在柜台前指着里面摆放的图书,让店员拿取。
萧远没有急于去寻找特定的书籍,而是先在店里看似随意地踱步,目光却敏锐地扫过每一个角落,耳朵也捕捉着周围的对话。
大多是本地口音,讨论着武侠小说、连环画或者学生辅导资料。
萧远心中略微有些失望,看来今天运气一般。
他走到标着“社会科学”的书架前,抽出一本薄薄的《广东经济特区介绍》,倚着书架翻阅起来。
书中关于深圳、珠海速度的描述,虽然简略,却让他这个来自未来的人感概万千,那里正孕育着惊天的巨变。
就在他沉浸于书中时,书店门口传来一阵略显突兀的声响。
一个高大的身影挡住了部分光线,伴随着一种与店内静谧氛围格格不入的焦急语调。
“Excuseme?Doyouhave...anybooksabout...localcustoms?Folklore?Withpictures,preferably?”(打扰一下,你们有没有……关于当地风俗的书?民俗类的?最好有图片的?)
英语!而且是带着明显北美口音的英语!
萧远心中猛地一跳,立刻抬头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浅色短袖衬衫、卡其色长裤,金发碧眼,约莫四十岁左右的外国男子,正站在柜台前,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费力地向年轻的女店员解释着。
他额头见汗,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急切。
女店员小张显然完全听不懂,一脸茫然和紧张,连连摆手,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说道:“听不懂,听不懂!你说啥子哟?”
外国男子更急了,语速加快,夹杂着一些手势:“Maps?Pictures?Youknow,thecultureofthisarea!Guangxi!”(地图?图片?你明白吗,这个地区的文化!广西!)
小张求助地看向旁边的老店员,老店员也皱着眉摇头。
书店里其他顾客都好奇地望过来,但没人能帮上忙。
萧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机会!这就是他等待的机会!他不仅能听懂,还能流利交流!这正是他超越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核心优势!
他没有立刻冲上去,而是迅速在脑中过了一遍策略。
不能表现得太突兀,要自然、得体。
他合上手中的书,放回书架,然后步伐平稳地走了过去。
“CanIbeofsomeas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