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杂货铺的第一日(3/3)
跟我客气啥,你爹不在了,我不帮你谁帮你?”林建业拍了拍林墨的肩膀,“你先收拾一下,把要进货的单子列好,我回家跟你婶子说一声,咱们半个时辰后在村口集合。
”
林墨点点头,转身回屋收拾东西。
他拿出昨天的货物清单,在上面添了“醋两坛”“糖块五包”“针线十盒”,又想起村民们说想要点胰子(肥皂),就加了“胰子二十块”——昨天刘嫂来买针线时还说,家里的胰子快用完了,要是铺子里有,就不用跑老远去镇上买了。
收拾好钱袋和清单,林墨锁好铺子的门,又检查了一遍,才朝着村口走去。
刚走到半路,就看见小柱子挎着个竹篮跑过来,篮子里装着几个野果子,看见林墨,笑着喊道:“林大哥,你要去镇上吗?”
“是啊,去进点货。
”林墨停下脚步,摸了摸小柱子的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柱子把竹篮递到林墨面前:“林大哥,这个给你,路上吃。
我娘说,镇上的路远,你别饿着。
”
林墨看着篮子里红彤彤的野果子,心里暖暖的:“谢谢你小柱子,也替我谢谢王奶奶。
等我从镇上回来,给你带块糖。
”
“好!”小柱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
到了村口,堂叔已经在等着了,手里还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两个红薯和一壶水。
“路上饿了就吃点,别客气。
”堂叔把布包递给林墨,“咱们走吧,早点去,早点回,免得路上遇到麻烦。
”
两人沿着村外的小路往镇上走。
小路两旁是绿油油的庄稼地,风吹过,庄稼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远处的山坡上还有几只山羊在吃草,看起来一派平静。
可林墨知道,这平静只是表面的——昨天士兵说的前线、昨晚撬门的流民,都在提醒他,这乱世里,危险随时可能出现。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两人路过一个小山坡,突然听见山坡后面传来“呜呜”的哭声。
林墨和堂叔对视一眼,都停下了脚步。
“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人哭?”林墨小声问道,心里有点发慌。
堂叔皱了皱眉,把锄头握得更紧了:“走,去看看,别是有人遇到危险了。
”
两人悄悄绕到山坡后面,看见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姑娘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个包裹,哭得肩膀一抽一抽的。
姑娘约莫十六七岁,头发有些凌乱,脸上满是泪痕,看见林墨和堂叔,吓得一下子站起来,往后退了两步,警惕地看着他们。
“姑娘,你别害怕,我们是洪溪村的,不是坏人。
”堂叔连忙开口,语气尽量温和,“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哭?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姑娘看了看堂叔手里的锄头,又看了看林墨,见两人不像坏人,才慢慢放松下来,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我……我是从北边逃过来的,我爹娘都在战乱中没了,我想去镇上找我舅舅,可路上把盘缠丢了,现在连路都走不动了……”
林墨心里一酸,想起自己穿越到这个乱世,虽然没了亲人,却有村民和堂叔的帮衬,可这姑娘却孤苦伶仃,连个依靠都没有。
他看了看堂叔,堂叔点了点头,对姑娘说:“姑娘,我们正好要去镇上,你要是不嫌弃,就跟我们一起走吧,路上也有个伴。
”
姑娘愣了一下,随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林墨和堂叔磕了个头:“谢谢大爷,谢谢小哥!你们真是好人!”
“快起来,别客气。
”堂叔连忙把姑娘扶起来,“你叫啥名字?多大了?”
“我叫苏晓燕,今年十六岁。
”姑娘擦了擦眼泪,声音还有点沙哑,“我舅舅在镇上开了家面馆,叫‘苏记面馆’,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
“‘苏记面馆’?我知道,就在镇东头,我上次去镇上还在那儿吃过面,味道不错。
”堂叔笑着说,“你放心,咱们到了镇上,我带你去找你舅舅。
”
苏晓燕连忙道谢,脸上终于露出了点笑容。
三人一起继续往镇上走,苏晓燕说,她从北边逃出来已经半个月了,一路上靠乞讨和挖野菜为生,昨天晚上遇到了流民,不仅被抢了盘缠,还差点被抓走,幸好她跑得快,才躲到了这个山坡上。
林墨听着,心里更不是滋味——这乱世,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他看着苏晓燕怀里的包裹,问道:“你包裹里装的是啥?贵重东西吗?”
苏晓燕摸了摸包裹,眼神变得温柔起来:“这里面是我娘留给我的一块绣帕,还有我爹生前用的一支笔,不是啥贵重东西,却是我唯一的念想了。
”
林墨点点头,没再说话。
三人一路走着,苏晓燕话不多,却很懂事,看见路边有野菜,还会停下来挖一些,说带回家给舅舅吃。
堂叔看她可怜,就把布包里的红薯分了一个给她,苏晓燕推辞了半天,才接过来,小口小口地吃着。
又走了一个时辰,终于到了镇上。
镇子比林墨想象的要热闹,街上有卖菜的、卖布的、卖小吃的,还有不少穿着短打的汉子扛着货物来往,只是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军装的士兵走过,提醒着人们这里也并非绝对安全。
“先去给你找舅舅吧。
”堂叔对苏晓燕说,“找到你舅舅,我们再去进货。
”
苏晓燕连忙点头,带着两人往镇东头走。
“苏记面馆”就在一条小巷里,门口挂着个木牌,上面写着“苏记面馆”四个大字,面馆里已经坐了几个客人,一个穿着围裙的中年男人正在灶台前下面,正是苏晓燕的舅舅苏老板。
苏老板看见苏晓燕,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扔下手里的勺子,跑过来抱住苏晓燕,声音都在发抖:“晓燕!你怎么来了?你爹娘呢?”
苏晓燕趴在舅舅怀里,又哭了起来,把爹娘去世、自己一路逃难的事说了一遍。
苏老板听着,眼泪也掉了下来,拍着苏晓燕的背说:“好孩子,没事了,以后跟舅舅过,舅舅会照顾你的。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等苏晓燕情绪稳定下来,苏老板才注意到林墨和堂叔,连忙道谢:“多谢两位恩人把我侄女送来,要是不嫌弃,就在我这面馆吃碗面,我请客!”
林墨和堂叔推辞不过,只好坐了下来。
苏老板手脚麻利地煮了三碗面,还加了个荷包蛋,面汤浓郁,面条筋道,吃得林墨心里暖暖的。
吃完面,苏老板又拿出两个银元,要送给林墨和堂叔当谢礼,两人坚决不收。
“我们只是顺路帮个忙,不用这么客气。
”堂叔笑着说,“你好好照顾晓燕,比啥都强。
”
苏老板没办法,只好说:“以后两位要是来镇上,随时来我这面馆吃面,我都免费!”
告别苏晓燕和苏老板,林墨和堂叔开始进货。
他们先去了“张记布庄”,张老板看见林墨,笑着说:“林小哥,昨天刚进了布,今天又来进货?”
“是啊张老板,这次想进点胰子、糖块和针线,还有两坛醋。
”林墨把清单递给张老板。
张老板接过清单,很快就把东西准备好了,还特意多送了林墨一包糖块:“林小哥实在,我也不亏你,这包糖块你拿着,给村里的孩子尝尝。
”
林墨连忙道谢,付了钱,把东西放在布庄门口,又去了隔壁的杂货铺买盐和醋。
杂货铺的王老板和原主爹是老熟人,听说林墨接手了铺子,还特意少收了两个铜板,说:“你爹是个好人,我也照顾照顾你,以后常来。
”
买完东西,两人又去了铁匠铺,买了两把结实的铜锁,还有一根粗木杆。
铁匠铺的李铁匠听说林墨铺子被撬了,还特意在锁上多加了两个卡扣,说:“这锁结实得很,除非用斧头劈,不然肯定打不开。
”
等把所有东西都买齐,已经是下午了。
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回走,路上,堂叔看着林墨,笑着说:“今天没白来,不仅进了货,还帮了个姑娘,算是积德行善了。
”
林墨点点头,心里也觉得高兴——他没想到,自己在这个乱世里,不仅能靠铺子活下去,还能帮到别人。
走回洪溪村时,天已经快黑了。
村民们看见林墨和堂叔回来,都围过来帮忙搬东西。
李婶子接过一坛醋,笑着说:“墨娃子,可算把你盼回来了,我家的醋早就见底了。
”
刘嫂也走过来,拿起一块胰子,说:“太好了,以后买胰子不用跑镇上了,墨娃子你真是贴心。
”
林墨笑着说:“大家要是有需要,明天就来铺子里买,价格跟镇上一样。
”
村民们七手八脚地把东西搬回铺子里,林墨一一记着账,心里满是成就感。
等村民们都走了,堂叔帮着把粗木杆钉在门框上,又把新锁装上,拍了拍门说:“这下安全了,以后再不用担心有人撬门了。
”
林墨看着加固好的门,心里踏实多了。
他从布包里拿出小柱子给的野果子,递给堂叔:“堂叔,你吃个果子,今天谢谢您陪我去镇上。
”
堂叔接过果子,咬了一口,笑着说:“跟我客气啥,以后有啥难处,尽管跟我说。
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开门呢。
”
送走堂叔,林墨把铺子里的东西整理好,新进来的胰子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糖块分成小包,针线也摆得整整齐齐。
他看着铺子里满满的货物,心里充满了希望——虽然这乱世充满了危险,但只要他好好经营铺子,善待村民,就一定能在这里好好活下去。
关上门,回到里屋,林墨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他不知道,在他睡着的时候,院墙外的黑暗里,有一双眼睛正静静地盯着铺子,眼神里满是诡异,而一场更大的诡事,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诸天万界:从僵约洪溪村开始请大家收藏:()诸天万界:从僵约洪溪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