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信任(3/3)
的心上碾过希望的印记。
我每天天不亮就到工地,和村民们一起干活。
起初握铁锹的姿势都不对,没几天虎口就磨出了水泡,破了又长,结出厚厚的茧子。
肩膀被扁担压得红肿,晚上躺倒在土炕上,浑身骨头像散了架,可一想到村民们期待的眼神,第二天又浑身是劲。
有天傍晚收工,我正蹲在地上揉着酸痛的腰,小女孩突然跑过来,往我手里塞了颗水果糖:“李书记,这是爸爸从深圳寄来的,可甜了。
”糖纸在夕阳下闪着彩色的光,我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蔓延开,一直甜到心里。
“你爸爸快回来了吗?”我笑着问她。
小女孩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奶奶说路修好了,爸爸就能开车回来过年了。
”她指着远处新修的路基,“等路通了,我要第一个在路口等爸爸。
”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路基在村民们的汗水里一点点延伸。
虽然资金依然紧张,大家却没有丝毫怨言,工地上的笑声反而越来越多。
王德山老汉总爱哼着秦腔扛石块,张婶的绿豆汤换着花样,有时加几颗红枣,有时放把花生,老周则把放羊时捡的野核桃分给孩子们。
直到那个被晚霞染成琥珀色的傍晚,我的手机突然在沾满泥浆的裤兜里震动起来。
我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上面显示着县交通局的号码,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是李家坳的李泽岚吗?”电话那头传来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的声音,带着难得的笑意。
“是我,张主任,您有什么事?”我的声音抑制不住地发颤。
“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们村的修路项目被特批为紧急民生工程,追加的两万元拨款已经打到村账户上了!”张主任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像一道温暖的光,“局里研究过了,你们村的情况确实特殊,这钱得尽快用在修路上。
”
“真的?太谢谢您了!谢谢交通局!”我激动得语无伦次,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
挂了电话,我朝着工地大喊:“钱来了!追加的两万块到账了!”
工地上瞬间腾起震天的欢呼,正在干活的村民们扔下工具,互相拥抱,有的甚至激动得跳了起来。
王德山老汉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直抹眼泪;张婶用围裙角不停擦拭眼角,嘴里念叨着“太好了,太好了”;老周把羊鞭高高举起,在空中甩出清脆的响;小女孩抱着我的腿,仰着小脸笑个不停:“爸爸真的能开车回来过年了!”
我把小女孩高高举起,看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投在新修的路基上,拉得很长很长。
远处的窑洞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与天边的晚霞连成一片,温暖而明亮。
恍惚间,我仿佛看见无数希望的种子正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村民们的汗水里茁壮成长。
夜深了,我坐在煤油灯下整理账本,指尖划过那些带着体温的数字,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窗外的月光爬上墙根,照在墙上的修路规划图上,玉米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无数双鼓掌的手。
我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民心是永不塌方的路基,信任是千年不化的水泥。
”这笔账,不仅记着修路的钱款,更记着村民们的期盼与信任。
这条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路,终将在我们的汗水里延伸,通向更辽阔、更光明的远方。
土炕上传来王书记均匀的鼾声,煤油灯的光晕温暖而柔和。
我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星星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像是在为我们指引方向。
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李家坳的路,还在等着我们继续去铺就。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