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分类售鱼借马车 县城奇遇拓销路(2/3)
的名字。
王大叔是个五十多岁的胖老头,看到林逍带来的鱼,眼睛一亮:“守业的大孙子啊?来,跟我来,给你找个好位置。
”
王大叔把他们带到市场入口的一个摊位,这里人流量最大。
林逍和虎子赶紧把棉被掀开,把鱼摆到摊位上。
大鲤鱼、黑鱼整齐地摆在最前面,鳞片在晨光下闪闪发光;中等大小的鱼放在中间;小杂鱼装在几个大盆里,放在最边上。
林逍找了块木板,用木炭写上价格:“大鲜鱼1.5元/斤,中等鲜鱼1元/斤,小杂鱼0.8元/斤,买五斤以上送小杂鱼半斤。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刚摆好摊,就有个大妈凑过来:“小伙子,这鱼是新鲜的?冬天哪来这么多鲜鱼啊?”“大妈,您放心,这是今早刚从流溪河捞的!”林逍拿起一条鲤鱼,指着鱼鳃说,“您看这鳃,鲜红鲜红的,绝对新鲜!冬天鱼都聚在冰下面,我凿冰捞的,比夏天的鱼还肥呢!”大妈凑过去闻了闻,果然没有腥味,只有淡淡的河鲜气,她点点头:“给我称条三斤左右的鲤鱼,我孙子今天过生日,要炖鱼吃。
”
“好嘞!”林逍拿起杆秤,挑了一条三斤二两的鲤鱼,称好后递过去,“大妈,三斤二两,算您三斤,四块五。
送您半斤小杂鱼,熬汤喝鲜得很!”大妈付了钱,拎着鱼满意地走了。
有了第一个顾客,很快就围过来一群人,大家都好奇冬天怎么会有这么新鲜的鱼,纷纷上前询问。
“给我称二斤小杂鱼,炸着下酒!”“我要一条黑鱼,给我儿子补补身子!”“给我称五斤中等鱼,送的小杂鱼多给点呗!”林逍忙着称鱼、收钱,虎子则在一旁帮忙递鱼、装袋,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却很认真。
不到一个时辰,中等鱼就卖了一半,小杂鱼也卖了不少,收的钱用布包着,沉甸甸的。
正忙得热火朝天时,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扛着麻袋的年轻人。
他蹲下身,拿起一条大鲤鱼翻看着,又闻了闻,问道:“小伙子,你这鱼都是今天捞的?还有多少斤?”林逍连忙上前:“叔,都是今早刚捞的,保证新鲜!大的还有五十来斤,中等的还有六十来斤,小杂鱼有八十来斤。
”
中年男人点点头:“我是县煤场的采购主任,姓刘。
我们煤场有三百多工人,冬天伙食单调,正想给工人们改善改善。
你这鱼要是新鲜,我全要了。
”林逍心里一喜,煤场采购主任,这可是个大客户!他连忙说:“刘主任,您放心,我这鱼绝对新鲜,要是不新鲜,您一分钱不用给!”
刘主任笑了笑:“我看你这鱼不错,价格能不能便宜点?我全要了,你也省得再卖了。
”林逍心里盘算着,本来大的卖1.5元,中等的1元,小的0.8元,要是全卖给他,能省不少事,还能搭上煤场这条线,以后长期供货,可比零卖划算多了。
他咬了咬牙:“刘主任,看您是大主顾,我给您优惠!大的1.3元一斤,中等的0.8元一斤,小的0.6元一斤,您看怎么样?这可是成本价了!”
刘主任愣了一下,没想到林逍这么痛快,还降了这么多。
他本来以为最多降一毛钱,没想到林逍直接降了两毛,心里顿时乐了:“小伙子够意思!就按你说的价!我让他们把鱼装起来,你跟我去办公室拿钱。
”“好嘞!”林逍赶紧让虎子帮忙装鱼,刘主任带来的两个年轻人也上前帮忙,很快就把所有的鱼都装进了麻袋,搬上了煤场的卡车。
跟着刘主任去办公室拿钱时,林逍才知道,煤场工人冬天大多吃白菜、萝卜,很少能吃到新鲜鱼,刘主任正愁找不到稳定的鱼源。
他握着林逍的手说:“小伙子,你这鱼新鲜,价格也公道,以后每周给我送两次鱼,每次三百斤,大中小鱼比例就按这次的来,怎么样?”
林逍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长期生意!他连忙点头:“刘主任,没问题!我保证每次都给您送新鲜的鱼,要是天冷凿冰困难,我提前跟您说一声。
”刘主任满意地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钱,数了递给林逍:“大的五十一斤,六十五块三;中等的六十二斤,四十九块六;小的八十二斤,四十九块二。
一共一百六十四块一,给你一百六十五块,不用找了。
”
林逍接过钱,连忙道谢:“谢谢刘主任!下次我给您多送点小杂鱼,给工人们熬汤喝!”刘主任笑了笑:“不用客气,合作愉快!”从煤场出来,林逍和虎子牵着马车,手里攥着沉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