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公司的体检表(一):初窥资产负债表(2/3)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是流动性最强的部分。
格力电器报表上那几百亿的货币资金,让他直观感受到了巨头的现金实力。
·应收账款:产品卖出去了,但钱还没收回来。
这是“白条”,是信誉,但也蕴含着坏账风险。
·存货:仓库里待售的空调、原材料等。
存货太多,可能意味着产品滞销;太少,又可能影响后续销售。
而在“非流动资产”的阵营里,他看到了公司的“重武器”:
·固定资产:土地、厂房、机器设备。
这是制造业的根基,是创造价值的硬核平台。
格力那庞大的固定资产数字,印证了其“重资产”的实业属性。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品牌价值。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是公司最深的护城河。
“格力”这个品牌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所以,看一家公司的资产结构,就能大致判断它的生意模式。
”韩风思索着,“像格力这样的制造业,固定资产和存货肯定是重头;而像腾讯那样的互联网公司,它的核心资产可能就是无形资产(技术、用户数据)和大量的对外投资。
”
然后,他转向了等式的另一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负债,也同样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这些是“流动负债”,通常需要在一年内偿还。
应付账款是欠供应商的钱,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无息的短期融资。
·长期借款:这是“非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上,通常用于大型项目投资。
看到这里,韩风立刻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这家公司欠的钱,压力大不大?他迅速学到了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他拿起计算器,根据格力报表上的数字粗略一算,结果大约在60%多。
“这个比例是高是低?”他马上查阅资料,发现对于制造业企业,60%左右的负债率属于行业常见水平,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动态和横向对比。
他记下:资产负债率过高,意味着财务风险大,利息负担重;过低,则可能说明公司经营保守,不善利用杠杆。
最后,是真正属于股东的部分——所有者权益。
这里有两个科目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
·股本:公司上市时发行的股票总面值。
这是股东最初投入的“本金”。
·未分配利润:这是公司历年来赚了钱之后,扣除分红,留在公司内部用于再发展的累积利润。
这是公司自我造血能力的终极体现,是净资产增长的最主要引擎。
韩风的视线在“未分配利润”和“净资产”之间来回移动。
一个更清晰的图景在他脑中形成: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股本+未分配利润+其他…。
也就是说,一家公司账面净值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持续盈利并将利润留存的能力。
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解,他进行了一场思维实验。
他假设自己创立了一家“韩风科技有限公司”。
·他投入10万元本金。
此时,资产(现金10万)=负债(0)+所有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