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幕拉开(1/3)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十三章大幕拉开
我那个世界,一位姓周的伟人曾说过:“传邮万里,国脉所系”。
邮驿,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之一。
而我那个世界,更被称之为信息的世界,信息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早已成为和财富同样重要的东西。
而在三国这个世界里,其实对于信息,人们也是相当的重视的,比如汉代有专门的烽燧制度,这种制度规模很大,管理很严,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
这些设施按照行政区域,由各郡太守管辖。
太守以下,专设都尉、鄣尉、候官、候长、燧长等各级管理烽火台的官吏;各台还按照远近大小,分别配置若干兵卒。
举放烽火,昼夜不同,白天放烟,夜晚举火。
此外,还采用各种不同的暗号来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敌人在500以下的,放一道烽火,在500以上的,放两道烽火,等等。
并且朝廷制定有临敌报警和举放烽火的条例。
该条文规定了在匈奴侵扰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变动以及天气异常等情况下,各塞举放烽火的类别、数量、传递方法以及发生失误如何纠正等细则。
就连燧长有病请假,都得经上级批准。
这种信息传递方法,对防守边疆,抵御敌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白的,它传递军情固然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表达深刻繁杂的军事内容。
这也是以人畜传递信息的方式代替烽火的原因所在。
建立专业的完善的驿站网络,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个网络是直属的,人员、资金都是独立的,它是线条管理,而不向属地负责,这就保证了父亲或者是我对所辖各地信息的直接掌握。
它就象是一张撒出去的网,虽然很小,很细,但是它敏感而灵活,如蜘蛛捕虫,整张网上有任何一点变动,都会沿着这张网的主线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网中心,也可以把父亲的任何一个命令,准确的传送到任意一个点。
其次,这个网络建立起来,我就拥有了自己的覆盖荆州的物流网络,到时谁要运货物,得找我说话,不然的话,咱们运同一批货物比一比,我的不用交税,速度快捷,安全可靠。
谁敢抢军驿,那就是造反,我起兵收拾他。
你个人的,不说途中的种种困难,碰上回山贼你就哭去吧。
再次,我将在荆州建立一个独立于三国官僚体系之外的情报系统,而这个系统并不单纯是在荆州之内的,我将把这外网络向外延展。
这个时代,一个消息从荆州传到豫州差不多要几个月,如果雒阳发生的事情,我第二天就能知道,而你三个月之后才知道,这反应之间的差异,你再神机妙算也扭转不过来。
眼下我手头的人也不多,真正跟我近的,听我招呼的,在我身边的,大约也就一个文聘。
我于是把文聘找来,和他商议此事。
文聘果然是个聪明人,他一下子就察觉到驿站系统建立起来的好处。
“现在公文传送,都是专人专车,费力耗时不说,送信人迷了路找不到方向的事情也是有的。
若是平时也还罢了,若是战时出了这样的事情,简直是要命。
公子此法,必能解决这个问题。
公子,您准备怎么办,尽管吩咐下来,文聘一定听命从事。
”
我摆摆手道:“坐下说话,虽然父亲命我全权负责此事,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