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林草三剩物(2/3)
了自己身边的助手。
茶泡好了,茶香四溢。
李教授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详细阐述他们关于利用林草三剩物发电的项目方案,从技术原理到市场前景,从成本预算到盈利预期,说得头头是道,眼神里满是期待与兴奋。
金山与李教授等围坐在一起,谈论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金山首先开口说道:“及时清理林内的病腐木、枯立木等剩余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
李教授点头表示赞同,他接着说:“是啊,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降低森林火灾的风险,为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
金山又提到了提高林地生产力的问题:“合理处置林草剩余物,如将其进行堆肥还田或采用其他方式促进其分解,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
李教授补充道:“这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更好的养分条件,从而提高了林地生产力。
”
金山接着说:“林草剩余物还具有多种利用价值,比如可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削片材、锯末用于木耳椴生产等,这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创造经济价值。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教授兴奋地说:“没错,这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
最后,金山总结道:“通过对林草剩余物的有效处置和利用,我们可以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林区居民收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对未来的森林生态保护和发展充满了信心。
金山:“李教授,您看咱们在森林抚育和采伐作业过程中,对于林草剩余物的清理和收集,是不是应该更加规范和标准化啊?”
李教授:“是啊,金山。
我们可以实施采小留大、采密留疏、采劣留优的‘三采三留’政策,清理林内的异形树,将枝丫等剩余物进行合理归堆,这样方便后续处理。
”
金山:“那对于一些难以运输或体积较大的林草剩余物,该怎么办呢?”
李教授:“可以考虑在林地内进行就地处理,比如将部分剩余物进行粉碎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或者将其堆放在林间空地,自然分解,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养分来源。
”
金山:“哦,这样啊。
那收集的林草剩余物还能回收利用吗?”
李教授:“当然可以。
可以将其加工成非规格材和小材小料,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等行业;也可以制作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取暖、发电等;还可以生产食用菌培养基,发展食用菌产业等。
”
金山:“太好了!不过,我们怎么知道这些处置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有没有影响呢?”
李教授:“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对处置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分析剩余物的分解情况、土壤肥力变化、森林生长指标等数据,我们就能了解剩余物处置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时调整处置措施,以确保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
”
金山进一步解释道:“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项目,一定要有高远的站位。
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是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考虑它的发展和影响。
”金山进一步强调要结合,这是方向。
即国土绿化要坚持“三绿”并举,推动“四库”联动,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
知识点(“提质”就是要实施林草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注重筛选乡土树种,搭配固氮灌木,打造生态互补群落,健全国土绿化项目后期管护机制,提升沙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等,不断提高国土绿化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