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东宫初谒?少年天子的异趣(1/3)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3章:东宫初谒?少年天子的异趣
弘治十年(1497年)?冬末?京城?紫禁城?东宫
铅灰色的宫墙绵延至天际,琉璃瓦上的残雪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陆砚昭身着簇新的石青色贡缎直裰,外罩绯红羽纱披风,随着引礼太监穿过重重宫门。
脚下的青石板路被无数人踩磨得光滑,每一步都似踏在六百年的时光之上,让他心中既有穿越者的恍惚,又有初入权力核心的警惕。
三日前,宫里的传旨太监已将太子陪读的旨意送到镇国公府。
父亲陆崇渊亲自为他挑选了入侍东宫的衣物,母亲则连夜赶制了暖手的锦缎手笼,连素来与他疏远的大哥陆砚青也从边关寄来书信,叮嘱他“谨言慎行,勿堕家声”。
这一切都昭示着,成为太子朱厚照的陪读,绝非寻常的差事。
“陆公子,前面便是文华殿偏殿,太子殿下此刻正在那里读书。
”引礼太监尖细的声音打断了陆砚昭的思绪。
他收敛起心神,整了整衣冠,随着太监转入一道月洞门。
院内几株腊梅开得正盛,冷香扑鼻。
殿内隐约传来朗朗书声,夹杂着少年人特有的活泼音调。
引礼太监在殿门外躬身道:“陆公子请稍候,奴才这就去通禀。
”
陆砚昭点点头,目光落在殿门悬挂的“养德殿”匾额上。
据原主记忆,太子朱厚照今年刚满十岁,是弘治皇帝的独子,自幼备受宠爱,性子聪慧却也顽劣不羁,不喜刻板的经学,更爱骑射玩乐,这在规矩森严的东宫显得格外异类。
“进来吧。
”殿内传来一个清亮的少年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皇者气度。
陆砚昭深吸一口气,撩起衣摆,躬身走进殿内。
暖阁内地龙烧得极旺,与外面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
明黄色的帷幔低垂,紫檀木书案后,一个身着赭黄色锦袍的少年正歪坐在铺着厚毡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扳指,身旁散落着几本翻开的书卷。
这便是未来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他生得眉目俊朗,鼻梁高挺,一双眼睛尤其明亮,此刻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进来的陆砚昭,眼神里没有寻常皇子的矜持,反而带着几分好奇与审视。
“你就是镇国公府的二公子,陆砚昭?”朱厚照放下玉扳指,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清脆。
陆砚昭依着早已演练多次的礼仪,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九拜大礼:“臣陆砚昭,参见太子殿下,愿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行了行了,”朱厚照摆了摆手,语气有些不耐,“在东宫不用这么多规矩,孤听着头疼。
起来吧,让孤瞧瞧。
”
陆砚昭起身,垂手而立,目光落在少年天子身上。
眼前的朱厚照比他想象中更显活泼,虽身着龙纹常服,却丝毫没有皇家的拘谨,反而像个贪玩的少年郎,连坐姿都带着几分随意。
“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