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要有光(1/3)
当“环流能源”的全新招牌,取代了“芝加哥联合电力公司”那块锈迹斑斑的旧牌子时,刘一丘知道,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场战争,没有子弹,没有爆炸,但比任何一场黑帮火并都更凶险,更复杂。
它的敌人,是一种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东西——旧时代的惯性,或者说,“铁锈”。
入主公司的第一周,刘一丘没有急于推行任何改革。
他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走遍了公司的每一个角落。
他看到了因为年久失修而发出呻吟的变压器,看到了本该淘汰却依旧在使用的、损耗率高得惊人的老旧电缆,更看到了那些在岗位上无所事事、靠着一杯咖啡和一份报纸就能混一天的老员工。
这里的空气,都仿佛是凝固的,充满了铁锈和腐朽的味道。
他知道,这家公司的“病”,病在根上。
病在生产力的极端落后,和与之相匹配的、早已僵化的生产关系上。
一周后,环流能源的第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刘一丘作为新任的董事会主席,正式公布了他的“新政三章”。
第一,技术革新。
公司将全面淘汰现有落后设备,引进由环流实验室提供的全新一代电力输配技术,目标是在一年内,将整个芝加哥的电力损耗率,从惊人的20%,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1%以下。
第二,效率革命。
公司将引入全新的“绩效考核”制度,打破论资排辈的“铁饭碗”,所有岗位,能者上,庸者下。
第三,福利升级。
所有愿意接受新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员工,薪资,上调30%!公司将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劳保用品,最完善的医疗保险。
这“新政三章”,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死气沉沉的池塘,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年轻的、有上进心的员工,欢欣鼓舞,他们看到了希望。
而那些早已习惯了混日子的老员工,尤其是那些在公司里盘根错节的工会成员,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愤怒。
当天下午,一个头发花白、眼神强硬的老人,就带着一群工会代表,堵在了刘一丘的办公室门口。
他叫帕特里克·伯恩,芝加哥电力工会的终身主席,一个在这家公司里,影响力甚至超过前任老板的“土皇帝”。
“刘先生!”伯恩主席的拐杖,重重地敲击着地板,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压,“我代表公司八百名工会成员,正式通知您。
我们,不能接受您的这份所谓‘新政’!”
“哦?为什么?”刘一丘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平静地看着他,仿佛在看一场早已预知结果的表演。
“因为您这是在砸所有人的饭碗!”伯恩义正言辞地说道,“引进那些所谓的新技术,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岗位被削减!您这是要让几百个为公司服务了一辈子的老伙计,在这该死的大萧条里,流落街头!我们绝不答应!”
“伯恩主席,我想您误会了。
”刘一丘笑了笑,“马克思先生曾经说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我们引进新的技术,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是为了把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拉回来,是为了让所有人的蛋糕都变得更大,而不是为了砸任何人的饭碗。
”
“我不管什么克思马思!”伯恩粗暴地打断了他,“我只知道,我的兄弟们,需要工作,需要养家糊口!如果您执意要推行您的计划,那么,我保证,从明天起,整个芝加哥的电力系统,都将陷入瘫痪!”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用全城的光明,来要挟一个电力公司的老板。
这,就是工会最强大的武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