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刑徒出关(2/3)
与生存的本能,赤裸裸地摆在了帝国的存亡天平之上。
骊山。
冬夜的风如同裹着冰渣的鞭子,抽打着这片埋葬了无数血泪与尸骨的巨大陵墓工地。
章邯站在一处临时堆起的土台上,玄色披风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脚下,是黑压压、望不到边际的人群。
数万刑徒,如同从地狱深渊爬出的鬼魅,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沉重的镣铐在火把的映照下泛着幽冷的寒光,连成一片沉默而绝望的荆棘之海。
空气中弥漫着汗臭、血腥、腐土和深入骨髓的恐惧气息。
“少府大人…真要带这群…这群人去打仗?”副将蒙骝,一位年轻的将门之后,紧跟在章邯身后,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难以抑制的惊悸。
他握着剑柄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章邯没有回头,深邃的目光穿透黑暗,投向远方函谷关方向隐约可见的烽火狼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悬挂的一方玉璜——那是始皇帝嬴政当年亲赐,表彰其督造皇陵之功的信物,象征着皇权与监工的权威。
而如今,他却要用这象征秩序的信物,去砸碎大秦最沉重的枷锁,释放出最凶残的野兽。
“你听。
”章邯忽然开口,声音低沉。
寒风呼啸着,卷来刑徒们粗重压抑的喘息,如同无数破败风箱在苟延残喘。
这声音与远处函谷关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厮杀呐喊交织在一起。
蒙骝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那声音…不像人,倒像一群被饥饿折磨到发狂、喉咙里滚动着嗜血低吼的兽群!绝望、怨毒、原始的破坏欲,在寒夜中无声地蔓延。
蒙骝强忍着不适,目光扫过台下。
他的剑穗无意中扫过一个蜷缩在土台边缘的刑徒肮脏的脸颊。
那囚徒猛地一缩,蒙骝的眼神却骤然凝固——
那囚徒枯瘦的脖颈上,一道斜贯的、蜈蚣般狰狞的刀疤,其角度、深度,竟与他记忆中二十年前,其叔父蒙恬将军亲手斩杀的匈奴百夫长颈上致命伤…一模一样!
一股寒意瞬间窜上他的脊背!
“将军!”
蒙骝猛地转向章邯,声音因震惊和强烈的反对而拔高,“真要纵虎归山?!此等凶徒,一旦得脱枷锁,必成祸患!”
他的手死死按在剑柄上,青筋暴起,几乎要拔剑当场格杀那囚徒。
章邯的反应却异常平静。
他伸出手,那只曾执掌营造图纸、如今却要执掌生杀的手,缓慢而坚定地掰开了蒙骝紧握剑柄的手指。
力道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将一卷沉重、散发着汗臭和血腥气的刑徒名册,重重拍在蒙骝的胸口。
“蒙骝,”章邯的声音冷冽如这骊山夜风,“蒙氏第七条家训是什么?”
蒙骝身体猛地一震!先祖的教诲如同惊雷在脑海中炸响。
他闭上眼,眼前仿佛浮现出长平古战场上,蒙氏先祖手持利刃,用赵国俘虏的鲜血祭旗,为兵器“开锋”的惨烈画面。
那画面血腥而神圣,是武勋世家的宿命烙印。
他再睁开眼时,眼中的挣扎已被一种近乎残酷的决绝取代,声音干涩地吐出:
“…利刃…需双血开锋。
”
章邯不再言语,转身,面向那片沉默的荆棘之海。
火光跳跃在他刚毅的侧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
蒙骝深吸一口气,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大步走向土台边缘。
他举起剑,寒光在夜色中一闪,狠狠劈向一名刑徒脚踝上粗重的铁镣!
“锵——!”火星四溅!铁链应声而断!
这声响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
数万道麻木、绝望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蒙骝和他手中的剑上!
死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令人窒息的、充满不确定的骚动。
章邯的声音如同冰锥,刺破寒夜,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刑徒的耳中:“想活命吗?”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着人群,“十颗叛贼的头颅,换你们一条贱命,换你们一只眼睛的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