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江东蛟龙吞鲸(1/3)
下邳城的喧嚣,如同煮沸的鼎镬。
项梁的大旗矗立在临时帅府前,迎风猎猎。
七万大军!这个数字,如同滚烫的烙印,烙在每一个关注着中原局势的人心头。
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到如今旌旗蔽日、甲胄如林,不过短短数月!
沿途各路义军,无论是拥兵数千的豪强,还是啸聚山林的草莽,无不望风归附。
项梁的名号,如同燎原的星火,点燃了更多反抗的烈焰。
帅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求见的使者、投奔的豪杰、献上粮秣的地方势力代表,排起了长龙。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亢奋的、躁动的、属于胜利者的气息。
“上柱国!东郡田氏使者到,献粮万石!”
“报!泗水豪杰彭越,率部三千,愿附骥尾!”
“楚地大族屈氏,献金五百,子弟百人从军!”
传令兵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一次通报都引来周围人群的低声惊叹和羡慕的目光。
项梁端坐帅案之后,面容沉静,眼神深邃如渊,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雍容与掌控一切的自信。
他从容地应对着各方来使,或温言勉励,或慷慨激昂,或恩威并施,将这股庞大的、成分复杂的反秦力量,有条不紊地纳入自己的战车之下。
他俨然已成为继陈胜之后,反秦大业当之无愧的新领袖,一面更耀眼、更坚实的旗帜!
帅府偏厅,项羽正擦拭着他那柄饮血无数的天龙破城戟。
戟身冰冷的触感和上面洗刷不净的暗红血痕,让他体内的战血隐隐沸腾。
他听着外面鼎沸的人声,重瞳之中并无多少喜色,反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与不耐。
在他看来,这些趋炎附势的归附者,远不及他一手带出的八千江东子弟可靠。
他的目光,始终盯着地图上更西、更北的广阔天地,那里有更强大的敌人——章邯的黑色军团,以及象征秦帝国最后荣光的咸阳!
虞瑶在一旁为他整理甲胄,敏锐地捕捉到了项羽眼中那份对喧嚣的厌烦和对真正战斗的渴望。
她低声道:“人心如水,聚散无常。
将军只需握紧手中之戟,其余自有上柱国运筹。
”
她药囊里,新添了几味针对大规模战伤感染的草药,也多了些提纯的、能迅速麻痹痛觉的药剂——大规模战役在即,伤亡将是空前的。
与下邳的热火朝天形成残酷对比的,是彭城之东,秦嘉的军营。
营地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死寂和绝望的寒意。
曾经拥兵数万、拥立“楚王”景驹,意图割据一方的秦嘉,此刻如同被困在网中的野兽。
帅帐内,炭火将熄,光线昏暗。
秦嘉焦躁地踱步,昔日的意气风发早已被惶恐和怨毒取代。
他面容憔悴,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案几上那份刺眼的军报——项梁收编陈婴、英布,聚兵七万,已至下邳!
“项梁!项梁!”秦嘉一拳狠狠砸在案上,震得杯盏乱跳,“凭什么?!陈胜死了,这反秦的大旗就该是我秦嘉来扛!我拥立景驹为楚王,名正言顺!他项梁算什么东西?一个渡江而来的外来户!”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不甘和嫉妒。
坐在上首的“楚王”景驹,年纪尚轻,面色苍白,眼神空洞。
他本就是个被秦嘉推上前台的傀儡,此刻更是六神无主,手指神经质地绞着衣角:“秦将军…项梁势大…我们…我们该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秦嘉猛地转身,眼中凶光毕露,像输红了眼的赌徒,“他项梁想进兵中原,彭城是必经之路!他想过去?做梦!”
他猛地拔出佩剑,剑锋指向西方,带着一种穷途末路的疯狂,“传令!全军戒备!于彭城东隘口构筑壁垒!项梁若敢来犯,我秦嘉便让他血溅五步!让他知道,这楚地,还不是他项家说了算!”
然而,命令下达后,回应他的却是帐外更加压抑的死寂和将领们躲闪的眼神。
人心散了。
项梁如日中天的声望和恐怖的军力,像巨大的阴影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