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困龙之渊(3/3)
住他,等待他内部生变,等待来自咸阳的催命符!
果然,没过几日,咸阳的使者带着秦二世胡亥措辞严厉的诏书,如同冰水浇头:
“大将军章邯!拥兵数十万,坐视贼寇肆虐河北,久无尺寸之功!今刘邦逆贼已迫荥阳,关中风声鹤唳!尔不思速破项羽,回援关中,反龟缩棘原,意欲何为?!限尔一月之内,击破项羽,提其首级来见!否则…定陶项梁,便是尔之前车之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诏书最后那句“定陶项梁”,如同淬毒的匕首,狠狠扎进章邯的心脏。
他握着诏书的手剧烈颤抖,指节捏得发白。
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第一次真正缠绕上这位名将的心头。
他不是怕项羽,而是怕咸阳那个深宫中、被赵高玩弄于股掌的昏君!怕那柄随时可能落下的、来自背后的屠刀!
“陛下…陛下不知前线凶险啊!”章邯身边的心腹爱将司马欣,看着主帅瞬间苍白的脸色,急声道,“项羽按兵不动,稳如磐石,我军若主动出击,正中其下怀!且河内已失,后路断绝…”
“住口!”章邯猛地打断他,声音嘶哑,“这些道理,本将岂能不知?!然君命如山!赵高在侧,虎视眈眈!定陶之事…犹在眼前!”
项梁兵败身死的阴影,此刻无比清晰地笼罩着他。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绝与无奈,“必须有人回咸阳!面见陛下,陈说利害!否则,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司马欣!”
“末将在!”
“你持我亲笔奏疏,星夜兼程,潜回咸阳!务必面呈陛下!告知此间实情:项羽势大,急切难图;河内失守,后援断绝;唯有固守棘原,消耗楚军,待其粮尽或诸侯生变,方有胜机!若强令我出战…则河北大军,恐步项梁后尘,尽丧敌手!大秦…危矣!”
章邯的声音带着英雄末路的悲怆。
他将一卷沉重的帛书和一枚象征他身份的虎符,郑重交到司马欣手中,“身家性命,河北二十万将士的存亡,大秦最后的气运…尽托付于你了!”
司马欣重重叩首,眼含热泪:“大将军放心!欣纵粉身碎骨,亦必面陈陛下!”
当夜,一骑快马如同鬼魅,悄然离开防守严密的棘原大营,借着夜色掩护,向西疾驰,目标——风雨飘摇的咸阳城。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漳南楚军大营。
“章邯派司马欣回咸阳搬救兵了?”项羽听着斥候的禀报,嘴角勾起一抹冷酷而了然的弧度,“果然…坐不住了。
”
范增眼中精光一闪:
“此乃天赐良机!司马欣此行,咸阳反应,将决定章邯是困兽犹斗,还是…自乱阵脚!项王,我军更需沉住气!加固营垒,广布斥候,盯死棘原三路秦军动向!同时…”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可暗中散布流言,言章邯拥兵自重,畏敌不前,欲效仿武安君(白起)旧事…逼咸阳催战!此计若成,章邯内外交困,必生变乱!”
“亚父妙计!”项羽重瞳寒光四射,“就依此计!另外,”他看向帐外沉沉夜色,“传令各营,犒赏士卒!告诉弟兄们,秦狗快撑不住了!再忍一忍,破秦擒章邯,共享富贵之日,就在眼前!”
伤兵营里,虞瑶正在为一个高烧不退的伤兵降温。
听到营外隐隐传来的、因犒赏而起的欢呼声,她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欣慰。
她走到帐外,望向南方棘原那一片沉寂的灯火。
寒风卷起她的发丝,那缕霜白在月光下愈发醒目。
她能感觉到,药箱里,今日新“生成”的药品似乎比往日多了一点点——几支琉璃管,几片锡箔药,还有一小罐未曾见过的、散发着清凉气息的绿色药膏(磺胺类消炎软膏)。
仿佛这神秘的药箱,也感应到了战局即将到来的关键转折。
她轻轻抚摸着药箱上冰冷的鸟兽纹路,目光投向中军大帐的方向。
那里,烛火依旧通明。
那个男人如同定海神针,以无与伦比的耐心和意志,将不可一世的章邯和三十万秦军主力,死死钉在了这漳水之南、棘原之北的困龙之渊!为西进的刘邦,撬开了通往关中、通往帝国心脏的最后一道枷锁。
夜色如墨,霜寒刺骨。
但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最是深沉。
项羽拄着天龙破城戟,屹立在辕门高台之上,猩红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他的重瞳穿透黑暗,仿佛已看到了章邯在咸阳催逼与内部压力下最终崩溃的景象。
脚下的冻土坚硬冰冷,但他心中的战意,却如同地底奔涌的熔岩,只待那最终的爆发时刻。
虞瑶抱着药箱,静静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阴影里,鬓角的霜发与月光同辉,如同守望黎明的冰凌。
喜欢医女楚汉行请大家收藏:()医女楚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