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考古浮海记> 第33章 辐辏中国

第33章 辐辏中国(3/3)

’!”他的潜水灯扫过舱壁,“嘉定十二年”的烙印突然在光柱里浮现,正是宋宁宗下令“招诱蕃商”的年份。

    船尾的木箱里藏着块铜牌,“市舶使蒲”三个字让程远的心跳漏了半拍——这是蒲寿庚家族的信物! 《宋史》说他们“世掌市舶”,铜牌背面的阿拉伯文“真主保佑”,和正面的汉字“忠孝”奇妙地共存。

    铜牌的夹层里,还藏着半张羊皮纸,上面用波斯文写着“船至三佛齐”,正是《岛夷志略》记载的贸易港口。

     傍晚的营地飘着龙脑的香气。

    林新宇举着块丝绸冲进帐篷,金线绣的麒麟正从阿拉伯卷草纹里探出头,鬃毛的弧度里藏着“章服”二字。

    “元代的纳失失!”他指着丝绸边缘的墨记,“至元十四年”,正是元世祖重用蒲寿庚的年份,“《元史》说这种金线袍‘上贴大小明珠’,你看这麒麟的眼睛,原是嵌珍珠的。

    ” 丝绸的衬里是岭南特有的蕉布,纤维里还带着淡淡的芭蕉香。

    “是广州本地织的!”林新宇用显微镜观察线头,“西域金线和岭南蕉布,织在一起了。

    ” 子夜的蕃坊遗址突然传来争执声。

    程远钻出帐篷,看见刀疤脸的手下正和个卖假古董的吵架,他们手里的“大食金币”一摔就碎——原是铅块镀金。

    “真正的迪尔汗金币含纯金98%,”程远捡起碎片,“你这玩意儿烧起来能闻到塑料味。

    ” 刀疤脸掏出那枚金戒指想抵赖,却被张瑜一把夺过。

    “宋代的青金石来自阿富汗,”她指着戒面的裂纹,“你这是辽宁岫玉染的,遇水就掉色。

    ”警笛声从珠江对岸涌来时,刀疤脸怀里的“纳失失丝绸”突然散开,金线簌簌落在地上——原是化纤染的。

     第二天清晨,光孝寺的六榕塔投下细长的影。

    程远看着林珊把那枚金戒指放在阿拉伯墓碑前,青金石的蓝漫过“伊本·赛义德”的名字,和碑上的红豆蓝宝石连成一片海。

    这海,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南海,更是文明交融的汪洋。

    林珊指尖掠过戒指内侧的刻字,突然轻声念起:“李……法蒂玛……”阳光穿过塔檐的铜铃,将这两个名字镀上金边,仿佛千年前那对蕃汉夫妻的笑声,正顺着风穿过时光的缝隙。

     张瑜在蕃坊的古井里有了新发现。

    绞车吊上的木桶里,浮着个漆器盒子,盒面的螺钿镶嵌着一幅“蕃汉通商图”——汉人商队的丝绸与大食商人的香料在码头交接,背景里的光孝寺与清真寺隔街相望。

    “是南宋的螺钿工艺!”她掀开盒盖,里面的铜镜还能照出人影,镜背的缠枝莲纹里,藏着阿拉伯文的“吉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海峰带着金属探测器在遗址边缘扫描时,仪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

    他蹲下身拨开沙土,露出个青铜熏炉,炉底的“广南市舶司”字样与泉州出土的官印如出一辙。

    炉腹里的香料残渣还能辨认出乳香与沉香,最底层竟埋着枚西夏文的钱币——这是丝绸之路与海上航线交汇的铁证。

     “你看这熏炉的耳柄,”他指着镂空的花纹,“是波斯的联珠纹,却用了中国的失蜡法铸造。

    ”炉盖内侧的烟垢形成的痕迹,像幅微型的航海图,隐约能看出从广州到波斯湾的航线。

     程远带着那枚蒲寿庚铜牌来到黄埔古港的碑亭。

    碑上“海不扬波”四个大字是清代补刻的,但基座的唐代石雕里,藏着艘三桅船的浮雕——船身的水密隔舱与他们发现的沉船结构完全一致。

    “从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到宋元的市舶司,”他抚摸着石雕的船舷,“这条航线从来就没断过。

    ” 傍晚整理标本时,林新宇突然指着那匹纳失失丝绸惊呼。

    在夕阳的斜照下,丝绸的卷草纹里竟透出暗花——是幅微型的世界地图,中国的海岸线与阿拉伯半岛的轮廓清晰可辨,中间用金线绣着艘扬帆的海船。

    “是元代的‘天下图’!”他数着船上的桅杆,“十二桅,正好对应《岛夷志略》里的‘巨舰十二桅’。

    ” 潜水队在伶仃洋的沉船附近又有收获。

    一枚银制的“市舶司验”牌上,用汉、阿拉伯、波斯三种文字刻着“准予通行”,牌链的环扣里缠着半段红绸,绸子上的染料经检测是苏木与红花的混合——这是《天工开物》记载的“真红”染法。

     “这枚验牌至少经过十次查验,”程远指着牌面的磨损,“你看这三个文字的刻痕深度,说明三种语言在这里同样重要。

    ”他突然想起蒲寿庚铜牌上的双语铭文,原来这种文明共存,早已是广州港的日常。

     离开广州前夜,考古队在蕃坊遗址举行了场简单的篝火晚会。

    郑海峰用那枚青铜熏炉点燃了香料,乳香的青烟与刺桐花的甜香缠绕着升起。

    张瑜展开那幅螺钿漆器的拓片,火光里,汉商与蕃商的身影仿佛活了过来,正用手势比划着交易的价格。

     林珊将那枚金戒指挂在篝火旁的树枝上,青金石在火光里忽明忽暗,像颗跳动的海心。

    “你说李和法蒂玛后来怎么样了?”她轻声问程远。

     程远望着远处珠江上的货轮灯光,它们与千年前蕃舶的灯笼在夜色里重叠。

    “他们的孩子,大概会既懂《论语》又会背《古兰经》吧,”他捡起块陶片,上面的“蕃商图”里,骑楼的柱子上既贴着春联,又挂着阿拉伯文的祈福牌,“就像这枚戒指,两种文字刻在同一块金子上,早就成了一体。

    ” 第二天清晨,考古队的车驶过虎门大桥。

    程远回头望去,光孝寺的塔尖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六榕塔的铜铃声顺着风追来,混着货轮的鸣笛。

    他打开背包,里面的市舶司印拓片、真珠筹、金戒指拓片在阳光下并排躺着,像串文明的密码。

     “下一站去哪?”张瑜翻着地图,指尖划过泉州、宁波、广州三个港口,它们在图上形成个三角,中间是蔚蓝的中国海。

     程远指着地图外的海域:“去看看那些沉船最终抵达的地方。

    ”他想起那枚嵌着胡椒的朱清印,那匹混纺的纳失失丝绸,那枚刻着双语的验牌——它们早已超越了地理的界限,成为“辐辏中国”最坚实的基石。

     车窗外的木棉树正开得如火如荼,花瓣落在红海与南海交汇的经线上,像给这条千年航线,系上了条永不褪色的红绸。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考古浮海记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反派魔尊,我的女弟子都想弑师!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炮灰女配自救:薅秃天道当充电宝 洪荒:女娲摆烂,圣人全都急疯了 冥王大陆之开元志 小熊领主[基建] 龙武异界开道馆 开局放逐南疆,召唤亿万陆地神仙 开局融合AI,我成了天道管理员 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 修仙之我有个装备栏 记青崖 星脉之寰 喵仙宗主:从猫薄荷开始证道长生 从邪神开始的旅途 热血传奇之风云再起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天王刀诀 穿越红楼收金钗 散修剑神 鬼灭之刃:从苇名来斩断不死 无情道修成洪荒万人迷 厨道武尊:熟练度系统 亡灵法师?不,是亡灵谐星! 顾氏私房菜有神奇疗效 引诱(志怪1v1 h) 逆天龙神决 从一人开始闯荡诸天 道宗大师兄 代码与魔咒 将臣真祖:血源破道 杀手重生之毒妃传 霜天烛世录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穿越反派靠尴尬变强 被家族抛弃后,我在北境搞黑科技 修仙:从肝熟练度开始证道长生 斗罗:从收养比比东为童养媳开始 麻了!刚重生圣子,未婚妻要出轨 洪荒:我无限合成至宝,鸿钧眼馋 封神:老寿桃弟子,获赠万倍返还 仙魔录:开局投资未来女帝 活佛济公四 [天幕]皇帝聊天群 葬神之夜 大秦帝国之枪客无痕 反派:仙帝打练气吗?有点意思 苟在家族种神树,签到就能变强 无饥之邦不喂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