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舱内的灯光忽明忽暗,映照着林澈布满红血丝的双眼。
连续七十二小时,他几乎没有合过眼,防护服上沾着油污和未干的血迹——那是前几天虫族伏击时留下的伤痕,此刻却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印记。
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密密麻麻的公式与图纸交织成网,其中既有他熟悉的联邦量子物理理论,也有从燎原号数据库中调出的远古人类科技碎片,两者如同拼图般在他脑中碰撞、契合。
“还是不对……这里的能量循环节点,如果按联邦的技术逻辑,必然会导致过载,但远古图纸上偏偏标注着‘稳定输出’。
”林澈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划过投影中一个形似螺旋的部件,“苏晴,把燎原号引擎的核心结构三维模型调出来,对比远古昆仑级战舰的引擎图纸,重点标注能量传导路径。
”
苏晴端着一杯温热的营养液走过来,眼底满是心疼:“林博士,你已经三天没好好休息了,先喝口营养液垫垫,不然身体会垮的。
”她将杯子递到林澈手中,同时快速操作控制台,“三维模型已调出,传导路径对比完毕,差异点用红色标注了。
”
林澈接过营养液一饮而尽,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稍微驱散了些许疲惫。
他盯着投影中红色标注的区域,眉头紧锁:“联邦的引擎是‘单向输出’模式,能量从反应堆产生后直接输送到推进器,而远古引擎……这里多了一个‘回流谐振腔’。
”他伸手在投影中勾勒出那个部件的轮廓,“难道是通过能量回流产生共振,提升利用效率?”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让他瞬间豁然开朗。
他立刻抓起虚拟笔,在投影上快速演算:“如果让暗能量进入谐振腔后,与反应堆产生的能量形成1:1.2的共振频率,不仅能避免过载,还能让输出功率翻倍!苏晴,立刻计算这个共振频率的具体参数,还有谐振腔的材质耐受度——我们现有的钛合金能不能承受这种能量冲击?”
苏晴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的数据飞速跳动:“共振频率计算完毕,是178.3赫兹!材质方面,钛合金的耐受度不够,最多支撑三分钟就会融化……等等,老罗牺牲前,我们从虫族飞船残骸中回收过一批‘星纹钢’,检测报告显示,这种金属能承受十倍于钛合金的能量冲击!”
“星纹钢?”林澈眼中一亮,“立刻调运过来!通知维修组,暂停